有范 >古诗 >柳二首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绅
2025-07-19

柳二首

唐代  李绅  

陶令门前罥接篱,亚夫营里拂朱旗。
人事推移无旧物,年年春至绿垂丝。
千条垂柳拂金丝,日暖牵风叶学眉。
愁见花飞狂不定,还同轻薄五陵儿。

柳二首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柳二首翻译及注释

《柳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描述了春天来临时垂柳蓬勃生长的景象,同时又暗含了岁月的更迭和人事的变迁。

诗中描绘了一个陶令的府邸,院子里的篱笆被垂柳绕得密不透风,而亚夫的营寨里飘动着朱红的旗帜。这里通过景物的对比,展现了时光流转的无情和人世的变迁。

第二节则具体描述了垂柳的景象,千条垂柳如金丝一般垂挂,受温暖的阳光和微风的牵引,垂柳的叶子仿佛在学习眉毛般轻柔地摆动。诗人通过描绘垂柳生机勃发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自然生命力的敬仰。

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中带出了一丝忧愁,称这些飞舞的花瓣像狂乱不定的思绪一样,与五陵的轻薄之辈有着相似之处。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花瓣的比喻,映射出社会风气的浮薄和多变,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逝去和人事易变的感慨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垂柳生长的繁盛景象,既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也暗示了人事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花瓣的描绘,点出了社会风气的轻佻和多变。整首诗以景写情,以物言志,气势豪迈,意境深远。

柳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liǔ èr shǒu
柳二首

táo lìng mén qián juàn jiē lí, yà fū yíng lǐ fú zhū qí.
陶令门前罥接篱,亚夫营里拂朱旗。
rén shì tuī yí wú jiù wù, nián nián chūn zhì lǜ chuí sī.
人事推移无旧物,年年春至绿垂丝。
qiān tiáo chuí liǔ fú jīn sī, rì nuǎn qiān fēng yè xué méi.
千条垂柳拂金丝,日暖牵风叶学眉。
chóu jiàn huā fēi kuáng bù dìng, hái tóng qīng bó wǔ líng ér.
愁见花飞狂不定,还同轻薄五陵儿。


相关内容:

早秋曲江感怀

弹琴谷

云居山咏二首

题元阳观旧读书房赠李范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海上生明月(科试)
    皎皎秋中月,团团海上生。影开金镜满,轮抱玉壶清。渐出三山岊,将凌一汉横。素娥尝药去,乌鹊绕......
  • 送灵澈上人归嵩阳兰若
    南地随缘久,东林几岁空。暮山门独掩,春草路难通。作梵连松韵,焚香入桂丛。唯将旧瓶钵,却寄白......
  • 秋晓风日偶忆淇上
    秋云洗晨光,庭树碧已散。风期偶然照,水石若在眼。清淇忆晓涉,尘虑得初盥。日色马上明,波痕鹭......
  • 送杨府李功曹
    平生属良友,结绶望光辉。何知人事拙,相与宦情非。别路穿林尽,征帆际海归。居然已多意,况复两......
  • 牡丹
    不逢盛暑不冲寒,种子成丛用法难。醉眼若为抛去得,狂心更拟折来看。凌霜烈火吹无艳,裛露阴霞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