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六六轩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7-24

六六轩

宋代  李弥逊  

秋雨已分千壑间,午天初放一轩晴。
拨开三十六峰翠,为洗老人双眼明。

六六轩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六六轩翻译及注释

《六六轩》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描绘了秋雨过后大自然的清新景象。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秋雨已经停歇在千山万壑之间,
正午时分,初露一轮晴天。
轻轻拨开三十六座山峰的翠绿,
为了洗涤老人的双眼,使之明亮。

诗意:
这首诗以秋雨过后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的场景,表达了秋雨过后的一片晴朗和明媚。他将大自然的美景与人的感知能力联系在一起,通过洗涤老人的双眼来象征洗涤内心,使之更加明亮。这种形象的运用使诗歌更具象征意义,强调了心灵的净化和追求内在美的重要性。

赏析:
《六六轩》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雨过后的清新景象,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和隐喻,传达了积极向上的思想和秋日的美好。诗中的"六六轩"指的是一座小轩亭,象征着人们追求闲适自在的心境。诗人通过描绘午时初放的晴天,展示了秋日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的"三十六座山峰"象征着大自然的壮丽景色,通过拨开这些山峰的翠绿,诗人希望洗涤老人的双眼,使其能够看到更加明亮美好的世界。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景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智慧和心灵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隐喻的运用,诗歌展现了秋日的美丽和人的内心追求,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六六轩拼音读音参考

liù liù xuān
六六轩

qiū yǔ yǐ fēn qiān hè jiān, wǔ tiān chū fàng yī xuān qíng.
秋雨已分千壑间,午天初放一轩晴。
bō kāi sān shí liù fēng cuì, wèi xǐ lǎo rén shuāng yǎn míng.
拨开三十六峰翠,为洗老人双眼明。


相关内容:

近闻诸山例关堂石门老偶煮黄精以诗为寄次韵

寄枢密富丈

和尚书兄留题兴福

发桐庐

待月久不至须臾破星露溪光发众实欢呼席上次


相关热词搜索:六六
热文观察...
  • 久雨阻游昭亭有作
    浪迹随方寄,穷途触事谙。雨逢春甲子,江满地东南。客鬓霜前落,诗情酒外酣。上方愁独往,藜杖许......
  • 六月四日饭石六风雷大作而雨不成滴戏以诗趣
    疾风卷落叶,六月秋欲变。云生涧底松,雷走岩下电。雨花如芬丝,熟视乃不见。借令军轴飞,未救龟......
  • 面壁庵
    败壁纵横销翠烟,岩花犹落旧庵前。从来说法无人会,寂寂空山谩九年。...
  • 南楼晚望
    海角长安望尔赊,日边云影更横斜。身闲梦觉俱成蝶,眼病朝昏只见花。可但陶潜能避俗,不应范蠡便......
  • 卢橘
    皮似稗柿松而剥,核如龙眼味甘鲜。满盘的皪如金弹,业子分尝忆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