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刘尚质南楼题王舜耕山水图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李东阳
2025-07-25

刘尚质南楼题王舜耕山水图

明代  李东阳  

溪声潺湲杂林壑,山势蜿蜒去还却。
浮云欲起未起时,半在溪头与山脚。
入空高鸟飞欲尽,背屋斜阳惨将落。
更无剩地与闲人,纵有红尘何处著。
南亩老翁双鬓斑,笔法颇似高房山。
少年豪宕老疏放,往往醉墨留人间。
平生画癖兼山癖,一见此图三叹息。
愧我不如楼上人,日日开窗看秋碧。

刘尚质南楼题王舜耕山水图作者简介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刘尚质南楼题王舜耕山水图翻译及注释

《刘尚质南楼题王舜耕山水图》是明代李东阳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山水图的赞美和自愧不如的情感。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线,通过描写山水的变幻和流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叹。诗人描述了溪水潺潺流淌、山势蜿蜒起伏的景象,表现出山水之间的和谐与连绵。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浮云变幻的观察,形容了夕阳西斜的壮丽景色。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诗人也以对自身的自省,表达了自己对楼上观景者的羡慕和自愧不如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具体的自然景物为基础,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诗人通过描绘溪水的潺潺流淌和山势的起伏蜿蜒,给人以一种恬静、宁和的感觉。他通过描述浮云的变化,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瞬息万变和壮美之处。诗人以纵情豪放的笔调描绘了年少时的豪放不羁和老年时的淡泊从容,突显了生命的变迁和人生的感慨。最后,诗人以自我嘲讽的口吻,表达了对楼上观景者的羡慕和自己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忙碌尘世的无奈和迷茫。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已给出,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刘尚质南楼题王舜耕山水图拼音读音参考

liú shàng zhì nán lóu tí wáng shùn gēng shān shuǐ tú
刘尚质南楼题王舜耕山水图

xī shēng chán yuán zá lín hè, shān shì wān yán qù hái què.
溪声潺湲杂林壑,山势蜿蜒去还却。
fú yún yù qǐ wèi qǐ shí, bàn zài xī tóu yǔ shān jiǎo.
浮云欲起未起时,半在溪头与山脚。
rù kōng gāo niǎo fēi yù jǐn, bèi wū xié yáng cǎn jiāng luò.
入空高鸟飞欲尽,背屋斜阳惨将落。
gèng wú shèng dì yǔ xián rén, zòng yǒu hóng chén hé chǔ zhe.
更无剩地与闲人,纵有红尘何处著。
nán mǔ lǎo wēng shuāng bìn bān, bǐ fǎ pō shì gāo fáng shān.
南亩老翁双鬓斑,笔法颇似高房山。
shào nián háo dàng lǎo shū fàng, wǎng wǎng zuì mò liú rén jiān.
少年豪宕老疏放,往往醉墨留人间。
píng shēng huà pǐ jiān shān pǐ, yī jiàn cǐ tú sān tàn xī.
平生画癖兼山癖,一见此图三叹息。
kuì wǒ bù rú lóu shàng rén, rì rì kāi chuāng kàn qiū bì.
愧我不如楼上人,日日开窗看秋碧。


相关内容:

彭学士先生所藏刘进画鱼

鳜鱼图为掌教谢先生作

题朱仪中雨图

荷鹭图为薛御史作

沈刑部所藏墨竹歌


相关热词搜索:南楼山水
热文观察...
  • 徐用和侍御所藏云山图歌
    何人醉写云山图,浮云澒洞山模糊。空明射地日漏影,稍觉树林开扶疏。平原苍莽不知处,忽有细路通......
  • 题画鹰送罗缉熙南归
    大鹰狰狞爪决石,侧目高堂睨秋碧。小鹰倔伏俯且窥,威而不扬岂其雌。雌雄起伏各异态,意气相看出......
  • 题鲁京尹所藏双鹰图
    霜风摵摵空林响,朔气随空入萧爽。两鹰意气殊绝群,俯视平川如一掌。玄云著树凝不飞,野日照地寒......
  • 画禽
    高栖野雀低飞燕,长在峰头与溪面。竹鸡啼彻雨初晴,山脚泥深路如线。崖根老树回余青,树间双鹊闲......
  • 题陆宽瘦竹卷
    江南陆郎瘦于竹,种竹城东玉河曲。未论千尺势能长,刚道两竿轩也足。耻随桃李斗芳腴,只共松杉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