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六月初七日雨小止游蒲溪临独木桥而还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嵲
2025-07-18

六月初七日雨小止游蒲溪临独木桥而还

宋代  张嵲  

石岩两相束,竹树交柯绿。
因听林外声,遂来幽涧曲。
湿烟深不散,浅濑漂寒玉。
木杪见云生,前峰聊注目。

六月初七日雨小止游蒲溪临独木桥而还作者简介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六月初七日雨小止游蒲溪临独木桥而还翻译及注释

《六月初七日雨小止游蒲溪临独木桥而还》是宋代张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小停住,我在六月初七这天游览蒲溪,然后回到独木桥边。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石岩和竹树的交相辉映,展现了夏季清新的绿色氛围。诗人倾听着林外的声音,被吸引到幽静的涧曲中。雨后的湿气弥漫,深沉而不散去,浅水中漂浮着像寒冰一样的玉石。高高的树木顶端云雾缭绕,引起了我对前方山峰的注目。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色,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石岩、竹树、涧曲、湿烟、寒玉、云雾等形象的运用,使诗词充满了韵味和意境。诗人在观赏自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远方的向往。整首诗词以平和、闲适的氛围贯穿,给人一种宁静的感受。

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典型写作风格,注重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感悟,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愉悦。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意的追求,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入自然、品味生活的感受。

六月初七日雨小止游蒲溪临独木桥而还拼音读音参考

liù yuè chū qī rì yǔ xiǎo zhǐ yóu pú xī lín dú mù qiáo ér hái
六月初七日雨小止游蒲溪临独木桥而还

shí yán liǎng xiāng shù, zhú shù jiāo kē lǜ.
石岩两相束,竹树交柯绿。
yīn tīng lín wài shēng, suì lái yōu jiàn qū.
因听林外声,遂来幽涧曲。
shī yān shēn bù sàn, qiǎn lài piào hán yù.
湿烟深不散,浅濑漂寒玉。
mù miǎo jiàn yún shēng, qián fēng liáo zhù mù.
木杪见云生,前峰聊注目。


相关内容:

龙洞二首

六月初八日过龙洞纳凉树阴下酌泉待月而行

刘无虞尊人挽诗二首

刘无虞尊人挽诗二首

腊梅


相关热词搜索:蒲溪独木桥初七六月
热文观察...
  • 龙洞二首
    岩树交柯如有意,欲将密叶蔽溪门。紫府沿源应不远,未知相去几程云。...
  • 麻子山二首
    漫山麦垅已青青,云压群峰未肯晴。泥行若畏荒蹊险,悮听风声作雨声。...
  • 麻子山二首
    云烟出没葛蔓岭,蜀锦开张枫树林。连天寒雨何时断,一室空山黄叶深。...
  • 梅二首
    两京当日见初开,尚想凌云绕故台。倚竹姱姿应小驻,高楼急管未须催。伤春远目空千里,急景愁肠自......
  • 梅二首
    荒山雪尽水生烟,独发寒英媚远天。乱蕊凝姿残照里,瘦松含态晚风前。疑将翠袖倚修竹,若献明璫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