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李友山索诗卷汀州急递到昭武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戴复古
2025-07-23

李友山索诗卷汀州急递到昭武

宋代  戴复古  

清时无事更年丰,两地风光诗咏中。
可是山前无警报,旗铃千里递诗筒。

李友山索诗卷汀州急递到昭武作者简介

戴复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李友山索诗卷汀州急递到昭武翻译及注释

诗词:《李友山索诗卷汀州急递到昭武》

中文译文:李友山请求将诗卷紧急送到昭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创作的作品,以写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李友山的请求,希望将他的诗卷紧急送到昭武的情感和愿望。

诗中描绘了一个平静的时节,称之为"清时无事更年丰",意味着当时的时光宁静而丰盛。诗人通过"两地风光诗咏中"的描述,表达了他在诗歌中歌颂了两地的美景和风光。然而,诗的情节转折出现了李友山的请求,"可是山前无警报,旗铃千里递诗筒",表明李友山希望通过旗铃传递诗卷,紧急送到昭武。这种情节转折使整首诗增加了一种紧张和急迫感,也突出了李友山对传递诗卷的迫切渴望。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明确的语言,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和李友山之间的联系和情感交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传递诗卷的情节,展示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和对李友山请求的支持与帮助,使诗意显得真挚而感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写实手法和情节转折,传达了诗人对李友山请求的回应和支持。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传递诗卷的情节,也展示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李友山索诗卷汀州急递到昭武拼音读音参考

lǐ yǒu shān suǒ shī juàn tīng zhōu jí dì dào zhāo wǔ
李友山索诗卷汀州急递到昭武

qīng shí wú shì gèng nián fēng, liǎng dì fēng guāng shī yǒng zhōng.
清时无事更年丰,两地风光诗咏中。
kě shì shān qián wú jǐng bào, qí líng qiān lǐ dì shī tǒng.
可是山前无警报,旗铃千里递诗筒。


相关内容:

李司直会客吴运干有诗次韵

李季允侍郎舟中

李敷文酌别席上口占

括苍石门瀑布

李计使领客游白云景泰


相关热词搜索:昭武李友山
热文观察...
  • 两山赵仁甫宰临安有武学生张丈相访酒边弄刀
    风流晋宋时人物,花县鸣琴调甚新。不厌开樽留剑客,仍能下榻待诗人。九龙池馆空陈迹,十锦山川自......
  • 林下得月以木阴蔽遮为恨
    夏日思栽千树林,月明恨不扫寒阴。眼前物物皆如此,世事何能两遂心。...
  • 灵洲梅花
    穿林傍水几平章,合有春风到草堂。自入冬来多是暖,无寻花处却闻香。枝南枝北一轮月,山后山前两......
  • 庐州界上寄丰帅
    身健心先老,时危事愈乖。无成携短剑,有恨满长淮。村酒时时醉,山肴日日斋。功名非我有,何处问......
  • 刘折父为吴子才索赋云山燕居
    燕居适所息,非怀傲世心。白云自舒卷,青山无古今。中有动静机,杳眇谐素襟。以时为出处,怀人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