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理折齿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沈周
2025-07-17

理折齿

明代  沈周  

蛀齿已脱三,又一摇根株。
虽存作臲卼,中空外色卢。
剥芡偶相激,迸落如跳珠。
顿豁城堕堵,深开壁穿窬。
遗槎突芒刺,脥间动龃龉。
比比皆老钝,何特存廉隅。
东家借小,我愿磨其觚。

理折齿作者简介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理折齿翻译及注释

《理折齿》是明代文学家沈周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蛀齿已脱三,又一摇根株。
虽存作臲卼,中空外色卢。
剥芡偶相激,迸落如跳珠。
顿豁城堕堵,深开壁穿窬。
遗槎突芒刺,脥间动龃龉。
比比皆老钝,何特存廉隅。
东家借小,我愿磨其觚。

诗意:
这首诗以描述人的身体老化为主题,通过描绘蛀牙的情况,抒发了作者对岁月流转、人事易逝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表现出作者对自身的思考和触动。

赏析:
《理折齿》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诗中的蛀齿被用作隐喻,象征着人体的衰老。"蛀齿已脱三,又一摇根株"意味着作者的牙齿已经脱落了三颗,又有一颗牙齿松动。这里通过牙齿的变化,暗示了人的衰老和身体的脆弱。

"虽存作臲卼,中空外色卢"表达了牙齿上只剩下空壳,内部已经空虚,外表也变得暗淡无光。这种景象进一步突出了岁月带来的无情和不可逆转的变化。

"剥芡偶相激,迸落如跳珠"描述了牙齿剥落时发出的声音,形象地描绘了牙齿逐渐脱落的过程。"顿豁城堕堵,深开壁穿窬"则暗喻了牙齿脱落后留下的洞穴,进一步强调了人体的脆弱和不可避免的老化过程。

"遗槎突芒刺,脥间动龃龉"用以形容脱落的牙齿的形状和突出的芒刺,进一步揭示了岁月带来的不堪和无奈之感。

"比比皆老钝,何特存廉隅"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在年老后变得迟钝和不敏锐的思考。最后两句"东家借小,我愿磨其觚"是作者表达自己愿意借助外界力量,保持自身的锐气和活力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对蛀齿的描写,以微妙、细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光阴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诗中运用了寓言的手法,通过牙齿的形象描绘了人的衰老过程,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理折齿拼音读音参考

lǐ zhé chǐ
理折齿

zhù chǐ yǐ tuō sān, yòu yī yáo gēn zhū.
蛀齿已脱三,又一摇根株。
suī cún zuò niè wù, zhōng kōng wài sè lú.
虽存作臲卼,中空外色卢。
bō qiàn ǒu xiāng jī, bèng luò rú tiào zhū.
剥芡偶相激,迸落如跳珠。
dùn huō chéng duò dǔ, shēn kāi bì chuān yú.
顿豁城堕堵,深开壁穿窬。
yí chá tū máng cì, qiǎn jiān dòng jǔ yǔ.
遗槎突芒刺,脥间动龃龉。
bǐ bǐ jiē lǎo dùn, hé tè cún lián yú.
比比皆老钝,何特存廉隅。
dōng jiā jiè xiǎo, wǒ yuàn mó qí gū.
东家借小,我愿磨其觚。


相关内容:

经尚湖望虞山

咏帘

挽方水云道士用东坡先生清虚堂韵

暑中题雪图

过湖偶书


相关热词搜索:理折齿
热文观察...
  • 竹堂寺探梅
    竹堂梅花一千树,晴雪塞门无入处。秋官黄门两诗客,珂马西来为花驻。老翁携酒亦偶同,花不留人人......
  • 蓝关图
    卷中谁貌蓝关雪,瘦马凌兢寒切骨。阿湘远来候马前,低首擎拳赤脚热。拥鞍相向殊惨情,神气宛宛人......
  • 七月十五日城中晚归
    晚郭归舟急若何,市尘犹恐累渔蓑。到家觉得曾风雨,两树芭蕉破叶多。...
  • 睡起自遣
    檐前落叶拥高秋,谬使人推隐者流。背有微暄念天子,手无漫刺渎诸侯。老知丝竹殊堪赖,远为儿孙未......
  • 悼内
    生离死别两无凭,泪怕伤心只自凝。已信在家浑似客,更饶除发便为僧。身边老伴悲寒影,脚后衰年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