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乱后灞上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郑谷
2025-07-18

乱后灞上

唐代  郑谷  

柳丝牵水杏房红,烟岸人稀草色中。
日暮一行高鸟处,依稀合是望春宫。

乱后灞上作者简介

郑谷(约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诗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乱后灞上翻译及注释

《乱后灞上》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创作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游览灞上的心境和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之情。

诗中描绘了灞上的景色。诗人写道,“柳丝牵水杏房红,烟岸人稀草色中”,通过柳树、水流、杏花和红房等形象描绘了景色的美丽和细腻。诗中的景色充满了生机和美好。

接着,诗人写道,“日暮一行高鸟处,依稀合是望春宫”。诗人在领略灞上的美景之余,一行高鸟的出现让他回想起昔日的望春宫。这里的“望春宫”指的是唐代著名的春宫,暗示了过去的繁华和荣耀。诗人对过去望春宫的景象产生了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灞上景色的描写与带有怀旧情怀的回忆,展示了诗人对过去春宫的向往与憧憬。整首诗以柔和而精致的笔触,揭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过去的怀念。

中文译文:
柳丝牵水杏房红,
烟岸人稀草色中。
日暮一行高鸟处,
依稀合是望春宫。

诗意:
《乱后灞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灞上的景色,表达了对过去春宫的向往与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对灞上美景的描写,展示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过去荣耀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灞上的美景,并凭借着其中一行高鸟的出现,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过去的春宫。诗中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过去的怀念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和过去荣耀的向往之情。整首诗以简洁而精确的语言,诗意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乱后灞上拼音读音参考

luàn hòu bà shàng
乱后灞上

liǔ sī qiān shuǐ xìng fáng hóng, yān àn rén xī cǎo sè zhōng.
柳丝牵水杏房红,烟岸人稀草色中。
rì mù yī xíng gāo niǎo chù, yī xī hé shì wàng chūn gōng.
日暮一行高鸟处,依稀合是望春宫。


相关内容:

少华甘露寺

嘉陵

迁客

传经院壁画松

赠李裕先辈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沙苑
    茫茫信马行,不似近都城。苑吏犹迷路,江人莫问程。聚来千嶂出,落去一川平。日暮客心速,愁闻雁......
  • 过绣岭宫
    古殿春残绿野阴,上皇曾此驻泥金。三城帐属升平梦,一曲铃关怅望心。苑路暗迷香辇绝,缭垣秋断草......
  • 浯溪
    湛湛清江叠叠山,白云白鸟在其间。渔翁醉睡又醒睡,谁道皇天最惜闲。...
  • 冬至夜作(天复二年壬戌,随驾在凤翔府)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
  • 西明寺威公盆池新稻
    为笑江南种稻时,露蝉鸣后雨霏霏。莲盆积润分畦小,藻井垂阴擢秀稀。得地又生金象界,结根仍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