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漫题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司空图
2025-07-24

漫题

唐代  司空图  

经乱年年厌别离,歌声喜似太平时。
词臣更有中兴颂,磨取莲峰便作碑。

漫题作者简介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漫题翻译及注释

诗词《漫题》是唐代司空图创作的,诗中表达了他对历经战乱的社会渴望太平盛世的心情。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经过多年的战乱,我已经对离别感到厌倦,
如今的歌声让我回想起太平盛世的时光。
作为一位文士,更觉得应该颂扬中兴之世,
我要亲手在莲花峰上磨取碑文。

诗意: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离散和战乱的痛苦感受,渴望太平盛世的心情。他认为歌声可以使人回到安宁祥和的过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快乐和平静。作为一位文士,他认为自己应该为中兴之世而努力,并决定在莲花峰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为后来者树立榜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通过对太平盛世和战乱时期的对比,诗人展现了自己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他将歌声与太平时代相联系,表达了歌声给他带来的回忆和安慰。诗人的抒情情感和对时代变迁的反思,使这首诗词具有了深厚的情感和时代意义。他立志在莲花峰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表明了对中兴之世的期盼,同时也是他要为后世留下自己的足迹的意愿。整首诗词给人以思考战乱和和平主题的启示,以及对个人责任的反思。

漫题拼音读音参考

màn tí
漫题

jīng luàn nián nián yàn bié lí, gē shēng xǐ shì tài píng shí.
经乱年年厌别离,歌声喜似太平时。
cí chén gèng yǒu zhōng xīng sòng, mó qǔ lián fēng biàn zuò bēi.
词臣更有中兴颂,磨取莲峰便作碑。


相关内容:

重阳阻雨

题灵山寺

燕台二首

题古观

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送南陵尉李频
    重作东南尉,生涯尚似僧。客程淮馆月,乡思海船灯。晚雾看春毂,晴天见朗陵。不应三考足,先授诏......
  • 和袭美春夕陪崔谏议樱桃园宴
    佳人芳树杂春蹊,花外烟濛月渐低。几度艳歌清欲转,流莺惊起不成栖。...
  • 送羊振文归觐桂阳
    高挂吴帆喜动容,问安归去指湘峰。悬鱼庭内芝兰秀,驭鹤门前薜荔封。红旆正怜棠影茂,彩衣偏带桂......
  • 送郑侍御赴汴州辟命
    官从谏署清,暂去佐戎旌。朝客多相恋,吟僧欲伴行。河冰天际白,岳雪眼前明。即见东风起,梁园听......
  • 杂怨(一作孟郊诗,题云征妇怨)
    生在绮罗下,岂识渔阳道。良人自戍来,夜夜梦中到。渔阳万里远,近于中门限。中门逾有时,渔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