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梅道士水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孟浩然
2025-07-18

梅道士水亭

唐代  孟浩然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梅道士水亭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梅道士水亭翻译及注释

《梅道士水亭》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诗意:这首诗以梅道士的水亭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逍遥隐居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中名利的淡漠态度。诗中通过描写水亭所处的环境,表达了一种追求自由自在、超脱尘世的意境。同时也呼应了梅道士隐居高山的修身养性之道。

赏析:这首诗以鲜明的意境烙画,通过描述梅道士的隐居场所和状态,展现了作者追求宁静自由的愿望。诗中的“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墨守成规的官僚和名利社交的厌恶和不屑,以及对追求高尚精神境界的向往。水亭座落在山水之间,与仙灵相接,表达了作者对诗意世界和超然境界的向往。山的后面隐藏着鬼谷的幽深,给整首诗增添了神秘感和禅意。最后两句“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再次强调了作者对清静闲适的追求,意味着诗人再次回到这个迷人的地方,在花下与钓舟者探讨人生哲学。

总之,《梅道士水亭》是一首表达作者追求自由自在、超脱尘世和追求高尚精神境界的诗篇。通过对梅道士隐居场所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安详宁静的意境,引导读者进入崇高的思考和超然的境界。

梅道士水亭拼音读音参考

méi dào shì shuǐ tíng
梅道士水亭

ào lì fēi fán lì, míng liú jí dào liú.
傲吏非凡吏,名流即道流。
yǐn jū bù kě jiàn, gāo lùn mò néng chóu.
隐居不可见,高论莫能酬。
shuǐ jiē xiān yuán jìn, shān cáng guǐ gǔ yōu.
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
zài lái mí chù suǒ, huā xià wèn yú zhōu.
再来迷处所,花下问渔舟。


相关内容:

临涣裴明府席遇张十一、房六

秋登张明府海亭

陪独孤使君同与萧员外证登万山亭

秋日陪李侍御渡松滋江

姚开府山池


相关热词搜索:水亭道士
热文观察...
  • 陪李侍御访聪上人禅居(一作陪柏台友访聪上人)
    欣逢柏台友,共谒聪公禅。石室无人到,绳床见虎眠。阴崖常抱雪,枯涧为生泉。出处虽云异,同欢在......
  • 游景空寺兰若
    龙象经行处,山腰度石关。屡迷青嶂合,时爱绿萝闲。宴息花林下,高谈竹屿间。寥寥隔尘事,疑是入......
  •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衡门犹未掩,伫立望......
  • 与张折冲游耆闍寺
    释子弥天秀,将军武库才。横行塞北尽,独步汉南来。贝叶传金口,山楼作赋开。因君振嘉藻,江楚气......
  •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物华皆可玩,花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