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长歌续短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贺
字数:5
平仄:平仄仄平仄
【古诗内容】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凄四月阑,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裴回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明月落石底翻译及注释
《长歌续短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凄四月阑,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裴回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诗意:
这首诗以长歌和短歌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追求自由的渴望。诗中描述了秦王不可见的痛苦,以及作者壮志难酬的心情。他渴望自由,渴望享受美酒和美食,但却被现实所束缚。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与痛苦在四月时分尤为明显,尽管大地万物都变得翠绿,但他的内心却依然凄凉。在夜晚的山峰上,诗人寻找着自己的出路,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他的前方。然而,他却无法与这份自由一同游玩,因为他的歌声已经使他的白发变得斑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短小精悍的篇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由的追求。通过长歌和短歌的构架,诗人将自己的心境分为两个部分,表达了他对现实束缚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秦王不可见的意象暗示了诗人受到权力的压迫,而他的渴望则体现在渴饮壶中酒和饥拔陇头粟的描写中。四月的大地充满生机,但对于诗人来说,这份绿意并不能带给他内心的安宁和快乐。夜晚的山峰和明亮的月光象征着希望和自由,诗人希望能够摆脱束缚,寻找自己的归宿。然而,诗人却意识到自己的境遇,无法与自由一同享受,他的歌声已经使他的白发变得斑白,这是对现实的无奈和痛苦的体现。
《长歌续短歌》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李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表达了他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现实对于个体的压迫和束缚。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独具匠心,通过长歌和短歌的对比,使诗人的情感和意境更加深刻生动。
明月落石底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