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南歌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朱晞颜
2025-07-24

南歌子

宋代  朱晞颜  

南歌子  

影落三秋月,寒生六月霜。
是谁幻出玉篔筜。
乞与一枝和雪、钓漓湘。
劲节依琳馆,虚心漏草堂。
笔端元自有雌黄。
疑是化龙蜚到、葛仙旁。

南歌子作者简介

朱晞颜(1132~1200年),字子渊、子囝,休宁(今属安徽)人,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曾知靖州永平县,政绩颇好,当地为他立了生祠。隆兴元年调当阳尉。历知永平、广济县,通判阆州,知兴国军、吉州,广南西路、京西路转运判官。光宗绍熙四年,除知静江府。宁宗庆元二年除太府少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四年,迁权工部侍郎,俄兼实录院同修撰。五年,兼知临安府。六年卒,年六十六。著作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一七存《桂巖吟藁》一卷。事见《新安文献志》卷八二宋谈钥《朱公行状》。

南歌子翻译及注释

《南歌子·影落三秋月》是宋代诗人朱晞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影落三秋月,
寒生六月霜。
是谁幻出玉篔筜。
乞与一枝和雪、钓漓湘。

译文:
月影映照下,如同秋天的月光。
寒冷之感生于夏季的霜。
是谁幻化出了美丽的玉箬箫。
请赠我一支与雪同白的箫,钓漓湘江。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月影和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诗人以凄美的笔触,将月影映照下的景物与季节的变化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美的向往。诗中的玉箬箫是一种美丽的乐器,诗人希望能够获得一支与雪一样洁白的箫,以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心灵的净化。钓漓湘江则象征着具有浪漫情怀的地方,诗人希望通过箫声在那里留下美好的回忆。

赏析:
《南歌子·影落三秋月》以简洁、凄美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内心的感受。诗中的影、月、霜、箫等形象通过细腻的描绘,使人感受到一种凄凉和寂寥之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表现,抒发了对美的追求和对心灵净化的渴望。此外,诗中的玉箬箫和钓漓湘江也为诗词增添了浪漫情怀和诗意的寄托。整首诗词以简短的句子和清丽的意象,给人以深深的感受和思考空间,展现出朱晞颜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才华横溢的写作能力。

南歌子拼音读音参考

nán gē zǐ
南歌子

yǐng luò sān qiū yuè, hán shēng liù yuè shuāng.
影落三秋月,寒生六月霜。
shì shuí huàn chū yù yún dāng.
是谁幻出玉篔筜。
qǐ yǔ yī zhī hé xuě diào lí xiāng.
乞与一枝和雪、钓漓湘。
jìn jié yī lín guǎn, xū xīn lòu cǎo táng.
劲节依琳馆,虚心漏草堂。
bǐ duān yuán zì yǒu cí huáng.
笔端元自有雌黄。
yí shì huà lóng fēi dào gé xiān páng.
疑是化龙蜚到、葛仙旁。


相关内容:

偶题

梅花

村居

昼眠治平寺


相关热词搜索:歌子
热文观察...
  • 访叠彩岩登越亭
    不到越亭久,榴花今几红。江流寒泻玉,山色翠浮空。百越薰风里,三湘夕照中。行藏忠仗信,六合本......
  • 满江红
    忆惜西来,春已暮、馀寒犹力。正迤逦、登山临水,未磋行役。云笈偶寻高士传,桃川又访秦人迹。向......
  • 题西湖酒家壁
    药炉丹灶旧生涯,白云深处是吾家。江城恋酒不归去,老却碧桃无限花。...
  • 戏题滩傍驿壁
    千古传名黯淡滩,十船过此九船翻。惟有泉南林上舍,我自岸上走,你怎奈何我。...
  • 西江月
    赋西江月词。 南国秋光过二,宾鸿未带初寒。 洞中驼褐已嫌单。洞口犹须挥扇。 夕照千峰互见,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