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南乡子(赋十四弦)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高观国
2025-07-20

南乡子(赋十四弦)

宋代  高观国  

南乡子  

直柱倚冰弦。
曾见胡儿马上弹。
却笑琵琶风韵古,溅溅。
想像湘妃水一帘。
塞恨曲中传。
两折琴丝费玉纤。
不似江南风月好,厌厌。
拍手齐看舞袖边。

南乡子(赋十四弦)作者简介

高观国,南宋词人。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南乡子(赋十四弦)翻译及注释

《南乡子(赋十四弦)》是宋代诗人高观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直柱倚冰弦。
曾见胡儿马上弹。
却笑琵琶风韵古,溅溅。
想像湘妃水一帘。
塞恨曲中传。
两折琴丝费玉纤。
不似江南风月好,厌厌。
拍手齐看舞袖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南方地区的音乐风景。诗人首先提到一根笔直的柱子上悬挂着冰冷的琴弦,他曾经见过胡人(北方少数民族)骑马弹奏琵琶。然后,诗人嘲笑琵琶的古老风韵,仿佛能够听到琵琶的声音在水中溅起涟漪。他想象着湘妃河水像一幅帘子一样流淌着,河水中传来了来自边塞的思念之曲。琴弦弯折的两端损耗了许多珍贵的玉丝。最后,诗人表示这里的音乐风景并不如江南地区的美景和月夜动人,他感到厌烦。他拍手鼓掌,观赏舞者旋转时飘动的袖边。

赏析:
该诗词通过对南方音乐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喜爱和对不同地域音乐之间的比较。首先,诗人通过直柱倚冰弦的描写,创造了一种冷静、冰冷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琴弦的清脆声音。接着,诗人以一种嘲讽的口吻,讽刺琵琶的古老风韵,将琵琶的声音与水中溅起的涟漪相联系,增添了一种动感和生气。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写湘妃水和边塞的思念之曲,展示了南方和北方音乐的差异和情感的表达。最后,诗人对江南地区的音乐景观表示了厌倦,这种对美景的厌倦或许是对琴声所无法表达的情感的不满。诗词结尾时,诗人转而欣赏舞者的舞姿,这种转折从另一个角度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音乐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不同音乐风格和地域间的比较。它展示了诗人对琴声所无法表达的情感的不满,并通过描写舞者的舞姿,表达了对舞蹈的欣赏。整首诗词通过鲜明的意象和对比,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氛围,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情感的流动。

南乡子(赋十四弦)拼音读音参考

nán xiāng zǐ fù shí sì xián
南乡子(赋十四弦)

zhí zhù yǐ bīng xián.
直柱倚冰弦。
céng jiàn hú ér mǎ shàng dàn.
曾见胡儿马上弹。
què xiào pí pá fēng yùn gǔ, jiàn jiàn.
却笑琵琶风韵古,溅溅。
xiǎng xiàng xiāng fēi shuǐ yī lián.
想像湘妃水一帘。
sāi hèn qǔ zhōng chuán.
塞恨曲中传。
liǎng zhé qín sī fèi yù xiān.
两折琴丝费玉纤。
bù shì jiāng nán fēng yuè hǎo, yàn yàn.
不似江南风月好,厌厌。
pāi shǒu qí kàn wǔ xiù biān.
拍手齐看舞袖边。


相关内容:

摸鱼儿(高嘉定生日泰叔)

鹧鸪天

临江仙(杜安人生日)

临江仙(与同官饮于海棠花下,烧烛照花即席赋)

杏花天(题杏花春禽扇面挂轴)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江城子(同官酌酒相贺再和前韵)
    与君同醉梓州春。不辞频。漏更银。尚记梅时,出郭喜相迎。又对西风斟别酒,云过眼,月分身。傥来......
  • 谒金门
    秋几许。荒蓼败荷烟渚。贴水飞鸥江欲暮。风帆追急羽。蝶梦转头无据。愁到曲屏深处。寒入双城扃绣......
  • 临江仙(杜安人生日)
    七夕长留河汉女,重阳又属骚人。只余八八号佳辰。中和无与拟,_作一家春。俗事萦人何日了,随缘......
  • 洞仙歌
    为胜概。攻愧辞荣念归而未护也,赋此寿之东楼佳丽,缥缈风烟表。幻得楼山更深窈。有苍崖乔木,石......
  • 水调歌头(利路杨宪熹生日)
    岁岁为公寿,著语不能新。自公持节北去,我亦有遐征。坐我碧瑶洞府,被我石楠嘉荫,冰柱向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