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朱熹
2025-07-18

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宋代  朱熹  

念奴娇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一种美丽、高洁的女子作为主题。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女子纯洁美丽的赞美和羡慕,并与自己平庸的生活形成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群芳中最美丽、纯洁的女子为主题,以山中仙客与尘世隔绝的形象来凸显她的高贵和独特。诗人以巧妙的比喻和形象,将她比作雪、香,表达了自己对她美丽独立的称赞和羡慕之情。

诗中通过对群芳的赞美,衬托出了女子高尚的品质和美貌。诗人借用“姑射山头仙客”来形容这位女子,进一步渲染了她的圣洁和不凡之处。

诗人以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女子与世俗普通人的区别。用“笑俗李粗桃”来比喻普通人的庸俗和粗劣,与女子的高洁形成强烈对比。

诗人将女子与黄昏、清浅的月色相比较,表达了她的美丽如画,如诗如画的形象。同时,通过对瑶台梦断的描绘,增添了诗歌的悲凉之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女子脆弱的担忧和警示,劝她不要轻易受伤或受损害。这种关怀和真诚的语气,增加了诗歌的感人之处。

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拼音读音参考

niàn nú jiāo yòng chuán ān dào hé zhū xī zhēn méi cí yùn
念奴娇(用传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lín fēng yī xiào, wèn qún fāng shuí shì, zhēn xiāng chún bái.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dú lì wú péng, suàn zhǐ yǒu gū shè shān tóu xiān kè.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jué yàn shuí lián, zhēn xīn zì bǎo, miǎo yǔ chén yuán gé.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tiān rán shū shèng, bù guān fēng lù bīng xuě.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yīng xiào sú lǐ cū táo, wú yán fān yǐn de, kuáng fēng qīng dié.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zhēng shì huáng hūn xián nòng yǐng, qīng qiǎn yī xī shuāng yuè.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huà jiǎo chuī cán, yáo tái mèng duàn, zhí xià chéng xiū xiē.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lǜ yīn qīng zǐ, mò jiào róng yì pī zhé.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相关内容:

戏呈孔毅父

菩萨蛮

相思令

虞美人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念奴娇
    我来牛渚,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谁著危亭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
  • 守岁二首(此二首一作太宗诗,后题作《除夜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
  •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同游。耿耿金波里,空瞻鳷......
  • 如梦令
    点滴空阶疏雨。迢递严城更鼓。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无据。无据。斜汉垂垂欲曙。...
  • 答李翊书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