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偶书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22

偶书

宋代  王安石  

雄也营身足,聃兮悞汝多。
捐书知圣已,绝学奈禽何。

偶书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偶书翻译及注释

《偶书》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雄壮的人拼尽全力,我却忧愁你的困顿。
舍弃书籍已经明白圣人的道理,放弃学习又如何能与禽鸟相比呢?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王安石对自己的人生境遇的思考和疑问。诗中通过对比自己与他人的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奋斗和学习的价值的思考。

赏析:
《偶书》是王安石后期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在政治生涯中受挫之后的反思和自省之作。诗中第一句描述了一个雄壮的人全力以赴地奋斗的形象,而第二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他人困顿的忧虑和担心。这种对比突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与疑问。

接着,诗中的下两句提出了作者的观点。他说自己已经舍弃了书籍,已经明白了圣人的道理。然而,他却在此时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放弃学习之后,自己如何能与禽鸟相比。这里的禽鸟可以被理解为没有学习能力的生物,而作者则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和能力。这种自省和反思揭示了作者对于自己失去学习机会以及可能带来的遗憾和无助的感受。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求学之路的思考和疑虑。通过对比雄壮的人与自己的处境以及禽鸟,作者展现了自己对于学习的渴望和对于失去学习机会的遗憾。这种思考和反思使得该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感慨性。

偶书拼音读音参考

ǒu shū
偶书

xióng yě yíng shēn zú, dān xī wù rǔ duō.
雄也营身足,聃兮悞汝多。
juān shū zhī shèng yǐ, jué xué nài qín hé.
捐书知圣已,绝学奈禽何。


相关内容:

商鞅

偶书

南浦

自遣

杏花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偶书
    穰侯老擅关中事,长恐诸侯客子来。我亦暮年专一壑,每逢车马便惊猜。...
  • 张良
    留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韩韩入秦。倾家为主合壮士,博浪沙中击秦帝。脱身下邳世不知,举国大索何......
  • 和耿天骘以竹冠见赠四首
    冠工新意斲檀栾,雾卷云烝久未乾。遗我山林真自称,何须貂暖配金寒。...
  • 怀元度四首
    秋水才深四五尺,扁舟斗转疾於飞。可怜物色阻携手,正是归时君不归。...
  • 怀元度四首
    思君携手安能得,上画重城更上楼。时独看云泪横臆,长安不见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