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8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

宋代  梅尧臣  

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
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
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翻译及注释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
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

译文:
当年丈夫去世,虽年幼守寡。
为了追求名誉,从未嫌弃贫贱。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主人公对丈夫去世后守寡的心境。她年轻时嫁给了丈夫,但丈夫却早逝,留下她孤苦无依。尽管她的生活贫困艰辛,但她从未因此而放弃追求名誉和成就。她坚持不懈地努力,不厌倦于艰苦的生活。

赏析: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坚强而勇敢的女性。她的丈夫过世后,她年轻而孤苦地守护着孤儿身份。然而,她并没有沉沦于悲伤和困境中,而是积极地奋斗,追求名誉和成就。她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从未对生活中的艰辛感到厌倦。这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是这首诗中的亮点。

第二首:

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
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译文:
晚年终将享受幸福,阴间的官吏不应欺凌,
但愿不要让碧江之上,独自传颂陶母的坟碑。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主人公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期望和渴望。她希望在晚年能够享受到幸福和安宁,不受阴间官吏的欺凌和侵犯。她也希望自己的墓碑能够得到传承和尊重,不被遗忘。

赏析:
这首诗展示了主人公对晚年的向往和追求。她希望在晚年能够得到应有的幸福和尊重,不受任何欺凌。她对自己的墓碑的留存和传承也表达了对个人价值和记忆的重视。整首诗透露出主人公对美好晚年生活的渴望和对个人尊严的坚守。

这两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的描述和表达,展示了一位坚强而乐观的女性形象。她在困境中不屈不挠,追求名誉和成就,并对晚年生活充满希望。这些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坚韧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女性独立和自强的价值观。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ōu yáng jùn tài jūn wǎn gē èr shǒu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

dāng shí zhàng rén mò, suī shǎo shǒu gū ér.
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
yǐ jí chéng míng yù, hé cháng yàn huò lí.
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
mù nián zhōng xiǎng fú, yīn zhì bù yīng qī,
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
mò shǐ bì jiāng shàng, dú chuán táo mǔ bēi.
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相关内容:

齐国大长公主挽词二首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

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

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

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太君挽歌欧阳郡
热文观察...
  • 齐国大长公主挽词二首
    鲁馆当年盛,秦台此日遥。龙归终合剑,凤去不闻箫。挽曲方传薤,行輀竞奠椒。空余汉官属,泣送马......
  • 司徒陈公挽词二首
    位至三公有,恩加赐谥无。再调金铉鼎,屡剖玉麟符。已叹鸾同穴,还嗟凤欠雏。拥途看卤部,谁为毕......
  • 晴
    风扫天如监,云开日似萍。苑花犹带湿,蔬甲已微青。蝶翅粉应薄,塘漘波更渟。寻春不惜醉,莫笑发......
  • 四月十三日唐店寄钱推官
    昨夜月如水,君能携酒来。破除愁闷去,洗荡肺肠开。露气林间落,河声地底回。相知不须早,语合自......
  • 司徒陈公挽词二首
    公在中书日,朝廷百事崇。王官多不喜,天子以为忠。富贵人间少,恩荣殁更降。若非笳鼓咽,寂寞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