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蒲团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冯时行
2025-07-21

蒲团

宋代  冯时行  

瘦骨何支离,老鹤惊晴霜。
软苎联溪蒲,一榻风月堂。
四序自鳞次,跏趺贯炎凉。
达官重锦茵,妙姬罗衣裳。
寒士倚清秋,忧居涕浪浪。
此君勿相留,我欲坐相忘。

蒲团作者简介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蒲团翻译及注释

《蒲团》是宋代冯时行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瘦骨嶙峋的人坐在蒲团上,他的身姿像只老鹤被清晨的霜惊起。蒲团软软的,与溪水和苎苇相连,他独自一人坐在这个风月堂中。四季更替,自然呈现出一种有序的变化,他盘腿而坐,穿越着炎热和寒凉。达官贵人喜欢锦绣的茵席,而他身边的妙姬则穿着华丽的罗衣裳。寒士则倚靠在清秋之上,忧愁之中泪水涟涟。他告诉这位君主不要再挽留他,他想要坐在这里,与世界相忘。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描写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感受。达官贵人享受奢华的生活,穿着锦绣,而寒士却过着清贫的日子,沉浸在忧愁之中。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身体姿态和物质表象,传递了人们不同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瘦骨支离的形象暗示了人们在世间历经风霜,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蒲团象征着安逸与自在,作者渴望在这个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自我超越。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于权贵生活和物质追求的反思,强调了内心的寻求与自我超越的重要性。

这首诗词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它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的沉思和对于社会阶层差异的思考。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体内心追求的重要性,呼唤着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忘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超越。

蒲团拼音读音参考

pú tuán
蒲团

shòu gǔ hé zhī lí, lǎo hè jīng qíng shuāng.
瘦骨何支离,老鹤惊晴霜。
ruǎn zhù lián xī pú, yī tà fēng yuè táng.
软苎联溪蒲,一榻风月堂。
sì xù zì lín cì, jiā fū guàn yán liáng.
四序自鳞次,跏趺贯炎凉。
dá guān zhòng jǐn yīn, miào jī luó yī shang.
达官重锦茵,妙姬罗衣裳。
hán shì yǐ qīng qiū, yōu jū tì làng làng.
寒士倚清秋,忧居涕浪浪。
cǐ jūn wù xiāng liú, wǒ yù zuò xiāng wàng.
此君勿相留,我欲坐相忘。


相关内容:

梅林分韵得梅字

龙鹤祷雨

斩鸡栖木

元日二首

元日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蒲团
热文观察...
  • 梅台
    缅怀清绝姿,风流似居士。固宜命斯台,俗子视桃李。...
  • 秋夜书事
    灯暗文书隔縠罗,寒欹竹枕倦吟哦。本来无事消魂得,作意撩人奈雨何。二十五声秋点冷,百千万绪客......
  • 诗呈监试
    笔阵词锋已破坚,深深帘幕度微烟。纷袍幸免催诗雨,堆案何堪造傍天。走马共知难看锦,得鱼自笑已......
  • 山中宿小民家夜闻虎因有感
    虎叩门,山风枭枭吹黄昏。编蓬为户邻虎穴,敢於虎口寄浮生。干戈时有人相食,吏猛於虎角而翼。虎......
  • 十七日夜月色尤佳与韦去非东亭小酌
    秋来瑶海浴婵娟,天上人间又一年。有酒何妨三夜看,无云尚见九分圆。楼台迥忆仙游眼,村落遥思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