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前调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吕
2025-07-18

前调

宋代  李吕  

未须弹。
锦字两行妆宝扇。
扇中鸾影迷娇面。
兰叶歌翻春事空,孤凤离鸾两含怨
含怨。
两颦浅。
羽髻云鬟低玉燕。
绿沈香底金鹅扇。
隐隐花枝轻颤。
当筵不放红云转。
正是玉壶春满。

前调作者简介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前调翻译及注释

《前调》是宋代诗人李吕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未须弹。锦字两行妆宝扇。
扇中鸾影迷娇面。
兰叶歌翻春事空,
孤凤离鸾两含怨含怨。
两颦浅。羽髻云鬟低玉燕。
绿沈香底金鹅扇。
隐隐花枝轻颤。
当筵不放红云转。
正是玉壶春满。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手持宝扇,面庞如娇花一般美丽。扇子中的鸾鸟影儿给她的妩媚面容增添了神秘和诱惑。她唱着兰叶歌,但春天的快乐却变得空虚。她是一只孤凤,离开了伴侣,内心充满了忧愁和怨恨。她的额头微微皱起,云鬟低垂着,像是低着头的美玉燕子。她手持金鹅扇,扇面上点缀着绿色的沈香,扇子轻轻颤动,像是花枝在微风中轻摇。她坐在宴会上,不敢放红云转动,宛如玉壶中盛满了春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丽而寂寞的女子形象,通过对她的容貌、动作和心境的描写,展现出她的矛盾与忧愁。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扇子、鸾鸟、兰叶、孤凤等形象融入诗中,增添了诗词的艺术感和意境。

诗词中反映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她唱着兰叶歌,但却感到春意空虚,这表达了她对生活的不满和内心的孤独。同时,她离开了伴侣,怀着怨恨和忧愁,这种情感的表达使诗词更富有情绪和张力。

诗中的意象运用也十分巧妙。扇中鸾影迷娇面,形容女子的美丽和神秘,使她更加引人注目。而孤凤离鸾的描写,则既传达了女子的忧伤,又凸显了她的独立和坚韧。

整首诗词以描写女子为主线,通过对容貌、动作和心境的描写,展示了她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同时,意象的运用和对细节的把握,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艺术感。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位美丽而寂寞的女子形象,使人产生共鸣并引发对人生、情感和命运的思考。

前调拼音读音参考

qián diào
前调

wèi xū dàn.
未须弹。
jǐn zì liǎng xíng zhuāng bǎo shàn.
锦字两行妆宝扇。
shàn zhōng luán yǐng mí jiāo miàn.
扇中鸾影迷娇面。
lán yè gē fān chūn shì kōng, gū fèng lí luán liǎng hán yuàn
兰叶歌翻春事空,孤凤离鸾两含怨
hán yuàn.
含怨。
liǎng pín qiǎn.
两颦浅。
yǔ jì yún huán dī yù yàn.
羽髻云鬟低玉燕。
lǜ shěn xiāng dǐ jīn é shàn.
绿沈香底金鹅扇。
yǐn yǐn huā zhī qīng chàn.
隐隐花枝轻颤。
dāng yán bù fàng hóng yún zhuǎn.
当筵不放红云转。
zhèng shì yù hú chūn mǎn.
正是玉壶春满。


相关内容:

塞孤(次柳耆卿韵)

水调歌头(同张子仪诸公泛舟北渚,席间用子仪韵)

三登乐

谒金门(晚春)

好事近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卜算子(前题)
    生别有相逢,死别无消息。说著从前总是愁,只是不相忆。月堕半窗寒,梦里分明识。却似嗔人不忆他......
  • 念奴娇(梅词厉主簿为梅溪先生寿)
    早春时候,占百花头上,天香芳馥。寥廓寒分和气到,知是花神全毓。独步前林,挽回春色,素节辉冰......
  • 浪淘沙
    春事有来期。且喜春归。问春何似去年时。报道今年春意好,随分开眉。往事莫伤悲。光景如飞。十分......
  • 霜天晓角(为夜游湖作)
    欢娱电掣。何况轻离别。料得两情无奈,思量尽、总难说。酒热。凄兴发。共寻波底月。长结西湖心愿......
  • 临江仙
    代,过乐清,置酒为别,席间作一去吴山三改火,我来两见寒梅。君今先向斗城回。尊前方重别,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