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琴操十首·越裳操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韩愈
2025-07-18

琴操十首·越裳操

唐代  韩愈  

(周公作。
古琴操云:於戏嗟嗟,非旦之力,乃文王之德)
雨之施物以孳,我何意于彼为。
自周之先,其艰其勤。
以有疆宇,私我后人。
我祖在上,四方在下。
厥临孔威,敢戏以侮。
孰荒于门,孰治于田。
四海既均,越裳是臣。

琴操十首·越裳操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琴操十首·越裳操翻译及注释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琴操十首·越裳操》。这首诗是韩愈所作,描绘了越裳作为周公的抚琴曲调,表达了他对周公和周朝的称赞和喜爱。

这首诗起始部分引用了古琴曲《於戏嗟嗟,非旦之力,乃文王之德》。然后,以雨水滋润万物的自然现象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对于周公和周朝治国的赞美。韩愈提到了周朝祖先勤劳辛勤的工作,开垦土地、拓展疆域,为后人创造了宽广的天地。他郑重提到,自己的祖先在上,周朝四方都在下,把周公的威严和威力与众人嬉戏的场景进行对比。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四海平均、越裳是臣的情景。这里,越裳指的是周公所抚琴演奏的曲调。这个曲调可以让四海的人们情感统一,形成共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韩愈通过描述越裳作为一种音乐的形式,提醒人们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了对周公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整首诗描绘了周公的抚琴曲调,展示了周朝的治理能力和统一国家的重要性。这首诗以音乐作为表达手段,强调了音乐在国家统一和和谐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周朝的景仰和仰慕之情。

琴操十首·越裳操拼音读音参考

qín cāo shí shǒu yuè shang cāo
琴操十首·越裳操

zhōu gōng zuò.
(周公作。
gǔ qín cāo yún: yú xì jiē jiē, fēi dàn zhī lì, nǎi wén wáng zhī dé
古琴操云:於戏嗟嗟,非旦之力,乃文王之德)
yǔ zhī shī wù yǐ zī, wǒ hé yì yú bǐ wèi.
雨之施物以孳,我何意于彼为。
zì zhōu zhī xiān, qí jiān qí qín.
自周之先,其艰其勤。
yǐ yǒu jiāng yǔ, sī wǒ hòu rén.
以有疆宇,私我后人。
wǒ zǔ zài shàng, sì fāng zài xià.
我祖在上,四方在下。
jué lín kǒng wēi,
厥临孔威,
gǎn xì yǐ wǔ.
敢戏以侮。
shú huāng yú mén, shú zhì yú tián.
孰荒于门,孰治于田。
sì hǎi jì jūn, yuè shang shì chén.
四海既均,越裳是臣。


相关内容:

琴操十首·拘幽操

元和圣德诗

琴操十首·龟山操

琴操十首·将归操


相关热词搜索:十首
热文观察...
  • 琴操十首·残形操
    (曾子梦见一狸,不见其首作)有兽维狸兮,我梦得之。其身孔明兮,而头不知。吉凶何为兮,觉坐而......
  • 秋怀诗十一首
    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
  • 鸣雁
    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去寒就暖识所依,天长地阔栖息稀。风霜酸苦稻粱微,毛羽摧落身......
  • 赠郑兵曹
    尊酒相逢十载前,君为壮夫我少年。尊酒相逢十载后,我为壮夫君白首。我材与世不相当,戢鳞委翅无......
  • 东方半明
    东方半明大星没,独有太白配残月。嗟尔残月勿相疑,同光共影须臾期。残月晖晖,太白睒睒。鸡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