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轻飙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23

轻飙

唐代  罗隐  

轻飙掠晚莎,秋物惨关河。
战垒平时少,斋坛上处多。
楚虽屈子重,汉亦忆廉颇。
不及云台议,空山老薜萝。

轻飙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轻飙翻译及注释

轻飙掠晚莎,
秋物惨关河。
战垒平时少,
斋坛上处多。
楚虽屈子重,
汉亦忆廉颇。
不及云台议,
空山老薜萝。

中文译文:
微弱的风掠过晚霞,
秋物悲惨地遭受战乱。
平日里战场的人少,
寺庙的祭坛人多。
尽管楚国有屈原的伟大,
汉朝也怀念廉颇的忠诚。
但这些并不及得上云台之议,
只有空山里的老薜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唐代诗人罗隐对于时局的感慨和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轻飙掠晚莎”和“秋物惨关河”,表达了社会风云变幻的形势以及战乱带来的破坏和悲伤。诗人提到“战垒平时少,斋坛上处多”,表明平时人们更多地躲避在寺庙、庙宇等地方,而少去战场,这暗示了时局动荡的严峻性。

接着,诗人提到楚国的屈原和汉朝的廉颇,他们都是古代著名的忠臣,但诗人认为他们的伟业似乎无法与云台的议论相比。最后一句“空山老薜萝”,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时局的无奈和悲凉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文字勾勒出战乱时期的社会氛围,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思考和痛楚。通过对历史英雄的提及,也折射出诗人对于时代进化的期望和希望。整体上,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于战乱时期社会状态的愤怒和无奈之情,以及对于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轻飙拼音读音参考

qīng biāo
轻飙

qīng biāo lüè wǎn shā, qiū wù cǎn guān hé.
轻飙掠晚莎,秋物惨关河。
zhàn lěi píng shí shǎo, zhāi tán shàng chù duō.
战垒平时少,斋坛上处多。
chǔ suī qū zǐ zhòng, hàn yì yì lián pō.
楚虽屈子重,汉亦忆廉颇。
bù jí yún tái yì, kōng shān lǎo bì luó.
不及云台议,空山老薜萝。


相关内容:

箧中得故王郎中书

吊方干处士二首

青山庙(子胥庙)

过湖口

酬丘光庭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
    正忧衰老辱金台,敢望昭王顾问来。门外旌旗屯虎豹,壁闲章句动风雷。三都节已联翩降,两地花应次......
  • 道中逢故人
    兰陵市上忽相逢,叙别殷勤兴倍浓。良会若同鸡黍约,暂时不放酒杯空。愁牵白发三千丈,路入青山几......
  • 陪浙西王侍郎夜宴
    深锁雷门宴上才,旋看歌舞旋传杯。黄金鸂鶒当筵睡,红锦蔷薇映烛开。稽岭好风吹玉佩,镜湖残月照......
  • 城南偶题
    谁家朱阁道边开,竹拂栏干满壁苔。野水不知何处去,游人却是等闲来。南山气耸分红树,北阙风高隔......
  • 宿田家
    落日下遥峰,荒村倦行履。停车息茅店,安寝正鼾睡。忽闻扣门急,云是下乡隶。公文捧花柙,鹰隼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