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情义均骨肉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宋代诗人陈元晋
2025-07-24

情义均骨肉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  
朝代:宋代  
作者:陈元晋  
字数:5  
平仄:平仄平仄仄  

【古诗内容】
吾敬五子猷,傲俗独爱竹。
行止必与俱,情义均骨肉
云龙求友心,上下亦相逐。
彼哉绝彝伦,乃戒又下宿。

情义均骨肉翻译及注释

《竹》

吾敬五子猷,
傲俗独爱竹。
行止必与俱,
情义均骨肉。
云龙求友心,
上下亦相逐。
彼哉绝彝伦,
乃戒又下宿。

中文译文:
我敬重五子之德行,
骄傲地独爱竹子。
无论行走停驻,必与竹相伴,
情义如同骨肉般亲密。
像云龙般追求友谊之心,
无论上下地相互追随。
他们超越了常人的凡俗,
甚至守夜也戒不下竹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元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竹子的热爱,并通过竹子的象征意义,抒发了对友谊和道德追求的思考。

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对五子(可能指五个道德高尚的人)的敬重,他们的品德和行为给予他很大的敬佩和骄傲感。然后,他将自己对竹子的独特钟爱与五子的品德进行了对比,显示出他将竹子视为道德高尚的象征。

诗中提到行走必与竹相伴,表示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希望与竹子为伴。这种行止与竹相伴的意象可以理解为与道德为伴,表达了诗人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和坚持。

诗中的情义均骨肉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五子的深厚感情,将他们视为亲人一般亲密。同时,云龙求友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追求,愿意与朋友一起追寻高尚的道德境界。

最后两句表达了五子超越了一般人的凡俗,甚至在守夜时也无法离开竹子。这可以理解为他们对高尚道德的坚守,不论何时何地都不放弃追求道德的努力。

整首诗通过竹子的象征意义,抒发了诗人对友谊和道德的追求和敬重。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品质的向往,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情义均骨肉拼音读音参考

zhú

wú jìng wǔ zǐ yóu, ào sú dú ài zhú.
吾敬五子猷,傲俗独爱竹。
xíng zhǐ bì yǔ jù, qíng yì jūn gǔ ròu.
行止必与俱,情义均骨肉。
yún lóng qiú yǒu xīn, shàng xià yì xiāng zhú.
云龙求友心,上下亦相逐。
bǐ zāi jué yí lún, nǎi jiè yòu xià sù.
彼哉绝彝伦,乃戒又下宿。


相关内容:

傲俗独爱竹

行止必与俱

吾敬五子猷

摇摇桃李场

岁寒谁古心


相关热词搜索:情义均骨肉
热文观察...
  • 云龙求友心
    吾敬五子猷,傲俗独爱竹。行止必与俱,情义均骨肉。云龙求友心,上下亦相逐。彼哉绝彝伦,乃戒又......
  • 上下亦相逐
    吾敬五子猷,傲俗独爱竹。行止必与俱,情义均骨肉。云龙求友心,上下亦相逐。彼哉绝彝伦,乃戒又......
  • 乃戒又下宿
    吾敬五子猷,傲俗独爱竹。行止必与俱,情义均骨肉。云龙求友心,上下亦相逐。彼哉绝彝伦,乃戒又......
  • 彼哉绝彝伦
    吾敬五子猷,傲俗独爱竹。行止必与俱,情义均骨肉。云龙求友心,上下亦相逐。彼哉绝彝伦,乃戒又......
  • 风色岁行暮
    寒声战梧楸,风色岁行暮。谁念天涯人,貂裘敝尘土。一饱亦易营,局促良自苦。安得八骏蹄,驾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