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秦淮杂诗(二十首选—)诗意和翻译_清代诗人王士祯
2025-07-21

秦淮杂诗(二十首选—)

清代  王士祯  

人生  哲理  

傅寿清歌沙嫩箫,红牙紫玉夜相邀。
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

秦淮杂诗(二十首选—)作者简介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秦淮杂诗(二十首选—)翻译及注释

《秦淮杂诗(二十首选—)》是一首清代诗词,作者是王士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傅寿清歌沙嫩箫,
红牙紫玉夜相邀。
而今明月空如水,
不见青溪长板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傅寿清(音译)吹奏着柔美的箫声,引诱着红牙紫玉(可能是指美丽的女子)一同度过这个夜晚。然而,现在明亮的月光如同静水一般空旷,再也看不见青溪上那座长长的板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意境深远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描写了曾经繁华的景象,如傅寿清吹奏箫声,红牙紫玉夜晚相聚,给人一种美好而充满浪漫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诗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明月空如水,意味着月色不再明亮,仿佛失去了往日的光辉。长板桥也不再可见,可能象征着人们曾经通行的道路或者是生活中的桥梁,现在也已经荡然无存。整首诗词通过对过去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比,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同时,它也展示了清代文人对逝去时光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反思,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的色彩。

秦淮杂诗(二十首选—)拼音读音参考

qín huái zá shī èr shí shǒu xuǎn
秦淮杂诗(二十首选—)

fù shòu qīng gē shā nèn xiāo, hóng yá zǐ yù yè xiāng yāo.
傅寿清歌沙嫩箫,红牙紫玉夜相邀。
ér jīn míng yuè kōng rú shuǐ, bú jiàn qīng xī zhǎng bǎn qiáo.
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见青溪长板桥。


相关内容:

送刘少府游越州

三台春曲

贺新郎(送易子炎运干之任)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

望江南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郭隗
    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末缺)...
  • 从军行二首(一作拟古)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
  • 过夏国新安县
    昔年今日度松关,车马崎岖行路难。瀚海潮喷千浪白,天山风吼万林丹。气当霜降十分爽,月比中秋一......
  • 江城梅花引
    年年江上见寒梅。暗香来。为谁开。疑是月宫、仙子下瑶台。冷艳一枝春在手,故人远,相思寄与谁。......
  • 更漏子
    日衔山,山带雪。笛弄晚风残月。湘梦断,楚魂迷。金河秋雁飞。别离心,思忆泪。锦带已伤憔悴。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