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绮疏遗恨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唐寅
2025-07-23

《绮疏遗恨

明代  唐寅  

乞巧楼前乞巧时,金针玉指弄春丝;
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

《绮疏遗恨作者简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绮疏遗恨翻译及注释

《绮疏遗恨》之针

乞巧楼前乞巧时,
金针玉指弄春丝;
牛郎织女年年会,
可惜容颜永别离。

【译文】在乞巧楼前乞求巧妙的时刻,
金针和玉指娴熟地玩弄着春丝;
牛郎和织女每年都相会,
可惜容颜永远地分离。

【诗意】这首诗词以乞巧节为背景,描述了一个令人遗憾的故事。在乞巧楼前,人们在乞求巧妙的时刻,用金针和玉指娴熟地玩弄着春丝,象征着青年男女追求爱情的美好愿望。然而,诗人唐寅在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悲伤的情感。牛郎和织女虽然每年都能相会,但遗憾的是他们的容颜永远地分离,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美好事物的短暂性。

【赏析】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抓住了乞巧节的主题和情感。金针玉指的形象描绘了女子纤纤玉手的美丽和巧妙的手艺,与春丝的相互呼应,展现了一种精巧和细腻的意境。然而,牛郎和织女的相会只在每年一次的乞巧节上实现,而他们的容颜却永远地分离,给人一种无法弥补的遗憾感。这种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思考,让人对生命中美好的瞬间产生深深的思索和感慨。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关于爱情和时光的悲喜故事,通过对乞巧节的描写,传达了对美好时刻的珍惜和对短暂性的思考。同时,它也启发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生命中的珍贵瞬间,引发人们对时间与美好事物的深思。

《绮疏遗恨拼音读音参考

qǐ shū yí hèn zhī zhēn
《绮疏遗恨》之针

qǐ qiǎo lóu qián qǐ qiǎo shí, jīn zhēn yù zhǐ nòng chūn sī
乞巧楼前乞巧时,金针玉指弄春丝;
niú láng zhī nǚ nián nián huì, kě xī róng yán yǒng bié lí.
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


相关内容:

爱菜词

我爱秋香

枯木竹石图

枯木竹石图

江南行


相关热词搜索:遗恨
热文观察...
  • 《绮疏遗恨
    月沈花谢事堪伤,春树红颜梦短长;只有绣床针线在,残绒留得口脂香。...
  • 渔樵问答歌
    渔翁舟泊东海边,樵夫家住西山里。两人活计山水中,东西路隔万千里。忽然一日来相逢,满头短发皆......
  • 清溪松阴图
    长松百尺荫清溪,倒影波间势转低。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
  • 雨竹图
    解笔淋漓写竹枝,分明风雨满天时。此中意恐无人会,更向其间赋小诗。...
  • 题画三首
    绮罗队里挥金客,红粉丛中夺锦人。今日匡床卧摩诘,白藤如意紫纶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