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七夕应制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禹偁
2025-07-25

七夕应制

宋代  王禹偁  

斜汉横空瑞气浮,桥边乌鹊待牵牛。
长生殿冷时无事,乞巧楼多岁有秋。
菡萏晚花清露湿,婵娟新月暮烟收。
华封祷祝华胥梦,谁道神仙不可求。

七夕应制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七夕应制翻译及注释

《七夕应制》是一首宋代王禹偁的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景象,表达了对爱情和神仙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斜汉横空瑞气浮,
桥边乌鹊待牵牛。
长生殿冷时无事,
乞巧楼多岁有秋。
菡萏晚花清露湿,
婵娟新月暮烟收。
华封祷祝华胥梦,
谁道神仙不可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七夕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们的活动,表达了对爱情和神仙的向往。

首先,诗中提到了"斜汉横空瑞气浮",形容了天空中的祥云,预示着喜庆的气氛。接着,诗人描述了桥边的乌鹊等待着牵牛星,这是中国传统七夕节的一个传说,象征着牛郎织女相会的浪漫场景。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长生殿冷清无事的景象,暗示了人们对神仙仙境的向往。而乞巧楼则象征着女子们在七夕节这一天祈求巧艺和爱情的地方,寓意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运用华丽的描写手法,描述了菡萏晚花的清新和婵娟新月的美丽,以及暮烟的收敛,给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感觉。最后两句"华封祷祝华胥梦,谁道神仙不可求"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仙境和美好梦想的向往,暗示了人们对超越尘世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七夕节的景象,表达了对爱情和神仙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和追求。同时,诗中运用了华丽的描写手法,给人以美感和想象空间。

七夕应制拼音读音参考

qī xī yìng zhì
七夕应制

xié hàn héng kōng ruì qì fú, qiáo biān wū què dài qiān niú.
斜汉横空瑞气浮,桥边乌鹊待牵牛。
cháng shēng diàn lěng shí wú shì, qǐ qiǎo lóu duō suì yǒu qiū.
长生殿冷时无事,乞巧楼多岁有秋。
hàn dàn wǎn huā qīng lù shī, chán juān xīn yuè mù yān shōu.
菡萏晚花清露湿,婵娟新月暮烟收。
huá fēng dǎo zhù huá xū mèng, shuí dào shén xiān bù kě qiú.
华封祷祝华胥梦,谁道神仙不可求。


相关内容:

南园偶题

内翰毕学士外制迤舍人故仈部阁老王公之门生

牡丹十六韵

陆羽泉茶

量移後自嘲


相关热词搜索:应制七夕
热文观察...
  • 乾明节观群臣上寿觞诗
    甲观正储祥,群臣献寿觞。捧登金殿稳,深照赭袍光。环佩和仙乐,衣冠惹御香。玄天共悠久,碧海比......
  • 商山海棠
    锦里名虽盛,商山艳更繁。别疑天与态,不称土生根。浅着红兰染,深于绛雪喷。待开先酿酒,怕落预......
  • 商山
    六百里巉岩,岚光霁後添。经年吟未得,尽日看无厌。僧舍青当槛,人家翠满檐。气蒸丹水碧,脉润紫......
  • 十月二十日作
    重衾又重茵,盖覆衰孏身。中夜忽涕泗,无复及吾亲。须臾残漏歇,吏报国忌辰。凌旦骑马出,溪冰薄......
  • 送柴谏议之任河中
    蒲津名郡得名公,谏纸盈箱且罢封。红药阶墀曾吐凤,绿莎厅事旧鸣蛬。下车首谒重华庙,入境先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