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去国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毛滂
2025-07-18

去国

宋代  毛滂  

年来去国故迟迟,坂上长鸣老益悲。
不作居山惭捷迳,强须了事学痴儿。
风霜冷百何能笑,藜藿空肠未厌饥。
里巷定无杨得意,朝廷合有郑当时。

去国作者简介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去国翻译及注释

《去国》是一首宋代毛滂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年来去国故迟迟,
坂上长鸣老益悲。
不作居山惭捷迳,
强须了事学痴儿。
风霜冷百何能笑,
藜藿空肠未厌饥。
里巷定无杨得意,
朝廷合有郑当时。

诗词中表达了诗人离开故国的愁绪和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该诗的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篇,“年来去国故迟迟”,表达了诗人离开故国多年的迟延和惆怅之情。诗人心中长鸣的钟声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老去的诗人更加悲伤。

接下来的两句,“不作居山惭捷迳,强须了事学痴儿”,表达了诗人不能在山中隐居的惭愧之情,不得不追求功名利禄的迷茫。诗人感叹自己不能像痴儿一样专心致志地学习。

接着,“风霜冷百何能笑,藜藿空肠未厌饥”,描绘了诗人在外流浪时所受的风霜之苦,他无法轻松欢笑,内心饱受饥饿的折磨。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在离乡背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艰辛和困顿。

最后两句,“里巷定无杨得意,朝廷合有郑当时”,指出了在乡村中,诗人无法得到杨得意(即得意门生)的支持和欣赏;而在朝廷中,却有类似郑当时(指郑照)这样的人物存在。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无法得到认可的遗憾和不满。

整首诗以离乡别井的主题为基调,通过描绘诗人离开故国后的困苦和不如意,抒发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现实境遇的痛苦感。同时,诗中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与内心的困惑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的独立思考和追求内心真实的态度。整体上,这首诗揭示了离乡背井的辛酸和迷失,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与反思。

去国拼音读音参考

qù guó
去国

nián lái qù guó gù chí chí, bǎn shàng cháng míng lǎo yì bēi.
年来去国故迟迟,坂上长鸣老益悲。
bù zuò jū shān cán jié jìng, qiáng xū liǎo shì xué chī ér.
不作居山惭捷迳,强须了事学痴儿。
fēng shuāng lěng bǎi hé néng xiào, lí huò kōng cháng wèi yàn jī.
风霜冷百何能笑,藜藿空肠未厌饥。
lǐ xiàng dìng wú yáng dé yì, cháo tíng hé yǒu zhèng dāng shí.
里巷定无杨得意,朝廷合有郑当时。


相关内容:

偶成二首

偶成二首

寄曹子方使君

东堂独坐怀琳老二首

东堂独坐怀琳老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去国
    马剑何妨壮,琴书半不轻。心通平野阔,眼接众山明。老大空行李,疏慵岂利名。夏侯知苦学,殊未劝......
  • 送巨中教授解官
    天公怜我欲元邻,得近芝兰久益芬。定免幼安还割席,拟从东野若为云。归鞭那有蓝关雪,别梦应通鲁......
  • 夏夜
    毒暑弥三伏,微凉起二更。月窗风竹乱,涸渚露荷倾。...
  • 雨中采石菖蒲
    秋云作伴更谁俱,颇惯登山不用扶。笑怪河阳种花手,杖藜破雨觅菖蒲。...
  • 雨中采石菖蒲
    皂盖铜章久汙人,青鞋布袜亦生尘。今朝独向秋云里,幻出林泉自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