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去去从军乐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唐代诗人杜牧
2025-07-20

去去从军乐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送苏协律从事振武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字数:5  
平仄:仄仄平平仄  

【古诗内容】
琴尊诗思劳,更欲学龙韬。
王粲暂投笔,吕虔初佩刀。
夜吟关月苦,秋望塞云高。
去去从军乐,雕飞岱马豪。

去去从军乐翻译及注释

原文:
琴尊诗思劳,
更欲学龙韬。
王粲暂投笔,
吕虔初佩刀。
夜吟关月苦,
秋望塞云高。
去去从军乐,
雕飞岱马豪。

中文译文:
琴尊下起思念的诗,孤独劳苦,
更想要学习龙韬的壮丽气概。
王粲暂时放下了他的笔,
吕虔开始佩戴他的宝剑。
在夜晚吟哦,关中的月亮显得苦涩,
向着秋天的辽阔视线,边塞的云彩高升。
走啊走啊,加入军队的欢乐,
驯服了马儿,让他们雕飞在岱山上,昂首豪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杜牧为苏颂赴振武军任职而写的送别之作。诗中既表达了杜牧对苏颂的思念之情,又抒发了对军旅生活的向往和景仰之情。

诗的开头,杜牧用琴来比喻诗,表示诗人的思念之情在心中苦苦耽搁,琴尊下起了思念的诗。接着,杜牧表达了对苏颂的羡慕之情,希望自己也能够像苏颂一样学习龙韬,指着苏颂所作的龙韬十五篇感叹其壮丽气概。

接下来,杜牧将目光转向了王粲和吕虔,分别暂时放下了笔与开始佩戴宝剑,象征他们从文士转为武将,从事军旅生涯。

在后两句中,夜吟关月苦,秋望塞云高,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想象和向往。关月、塞云都是诗人常见的意象,关月寓意边塞的寂寞和苦涩,塞云象征辽阔边疆的壮丽和高远。

最后两句,杜牧用送行者的口吻,以欢乐之情送别苏颂,表达了对苏颂从军之路的祝福,希望他养马技艺熟练,马匹高举着头飞翔在岱山上,展现出将士的豪情与自由。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苏颂以及军旅生活的深深向往与景仰之情。

去去从军乐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ū xié lǜ cóng shì zhèn wǔ
送苏协律从事振武

qín zūn shī sī láo, gèng yù xué lóng tāo.
琴尊诗思劳,更欲学龙韬。
wáng càn zàn tóu bǐ, lǚ qián chū pèi dāo.
王粲暂投笔,吕虔初佩刀。
yè yín guān yuè kǔ, qiū wàng sāi yún gāo.
夜吟关月苦,秋望塞云高。
qù qù cóng jūn yuè, diāo fēi dài mǎ háo.
去去从军乐,雕飞岱马豪。


相关内容:

雕飞岱马豪

秋望塞云高

夜吟关月苦

吕虔初佩刀

更欲学龙韬


相关热词搜索:去去从军乐
热文观察...
  • 山斋路几层
    山斋路几层,败衲学真乘。寒暑移双树,光阴尽一灯。风飘高竹雪,泉涨小池冰。莫讶频来此,修身欲......
  • 败衲学真乘
    山斋路几层,败衲学真乘。寒暑移双树,光阴尽一灯。风飘高竹雪,泉涨小池冰。莫讶频来此,修身欲......
  • 寒暑移双树
    山斋路几层,败衲学真乘。寒暑移双树,光阴尽一灯。风飘高竹雪,泉涨小池冰。莫讶频来此,修身欲......
  • 光阴尽一灯
    山斋路几层,败衲学真乘。寒暑移双树,光阴尽一灯。风飘高竹雪,泉涨小池冰。莫讶频来此,修身欲......
  • 风飘高竹雪
    山斋路几层,败衲学真乘。寒暑移双树,光阴尽一灯。风飘高竹雪,泉涨小池冰。莫讶频来此,修身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