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塞上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荀鹤
2025-07-18

塞上

唐代  杜荀鹤  

草白河冰合,蕃戎出掠频。
戍楼三号火,探马一条尘。
战士风霜老,将军雨露新。
封侯不由此,何以慰征人。

塞上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官至翰学士知制造。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塞上翻译及注释

《塞上》
杜荀鹤

草白河冰合,
蕃戎出掠频。
戍楼三号火,
探马一条尘。
战士风霜老,
将军雨露新。
封侯不由此,
何以慰征人。

中文译文:

草原上的白色草和河流的冰已经相互融合,
蕃戎频繁地出动进行掠夺。
戍楼上冒出了三股火焰,
探马们的踪迹在尘土中清晰可见。
战士经历风霜而老去,
将军们却得到了雨露的滋润而焕然一新。
封侯不是因为这些,
该如何安抚出征的人们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宋朝边塞上的景象,呈现了战争和边境军民的艰辛和矛盾。诗中描绘的冰封的草原和出动的蕃戎,以及戍楼上冒起的三股火焰和行进的探马,都揭示了边塞防线的紧张和危险。同时,诗中也展示了战士们风霜老去的景象和将军们得到雨露滋润而焕然一新的对比,突显了军民之间的差异和不公。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军民辛苦奋斗的慰藉,以及军功封侯不能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安慰。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对战争和边界安全的思考,以及对边塞军民的关爱和慰问。

塞上拼音读音参考

sāi shàng
塞上

cǎo bái hé bīng hé, fān róng chū lüè pín.
草白河冰合,蕃戎出掠频。
shù lóu sān hào huǒ, tàn mǎ yī tiáo chén.
戍楼三号火,探马一条尘。
zhàn shì fēng shuāng lǎo, jiāng jūn yǔ lù xīn.
战士风霜老,将军雨露新。
fēng hóu bù yóu cǐ, hé yǐ wèi zhēng rén.
封侯不由此,何以慰征人。


相关内容:

李氏小池亭十二韵(时在婺州寄居作)

入关因别舍弟

送紫阳僧归庐岳旧寺

秋日寄吟友

秋日旅舍卧病呈所知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哭刘德仁
    贾岛还如此,生前不见春。岂能诗苦者,便是命羁人。家事因吟失,时情碍国亲。多应衔恨骨,千古不......
  • 南徐晚望
    芳草铺香晚岸晴,岸头含醉去来行。僧归岳外残钟寺,日下江边调角城。入浙孤帆知楚信,过淮疏雨带......
  • 读诸家诗
    辞赋文章能者稀,难中难者莫过诗。直应吟骨无生死,只我前身是阿谁。...
  • 夏日题悟空上人院
    三伏闭门披一衲,兼无松竹荫房廊。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得心中火自凉。...
  • 离家
    丈夫三十身如此,疲马离乡懒著鞭。槐柳路长愁杀我,一枝蝉到一枝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