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散发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与义
2025-07-28

散发

宋代  陈与义  

百年如寄亦何为,散发清狂未足非。
南涧题诗风满面,东桥行药露霑衣。
松花照夏山无暑,桂树留人吾岂归。
藜杖不当轩盖用,稳扶居士莫相违。

散发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散发翻译及注释

《散发》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与义。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散发百年如寄亦何为,散发清狂未足非。
百年过去,人生如同一封寄给他人的信件,又有何意义呢?散发的清狂之情尚未达到充实的程度,仍然显得不够。

南涧题诗风满面,东桥行药露霑衣。
在南涧题诗,风光使人心情愉悦,作者流连忘返,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而在东桥行走时,药草的露水沾湿了衣袖。

松花照夏山无暑,桂树留人吾岂归。
夏日的山中,松花照耀下没有酷热的感觉,桂树的香气挽留住了人,作者岂能离去呢?

藜杖不当轩盖用,稳扶居士莫相违。
藜杖并不适合作为豪华的马车遮盖之物,稳定的拄杖是居士的最佳选择,不要与这种选择相违背。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慨。作者认为即使经历了百年,人生仍然显得无足轻重,内心的狂放之情也未能得到满足。作者在南涧题诗时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而在东桥行走时则被药草的露水打湿了衣袖,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琐碎细节。松花照夏山时并没有酷热的感觉,桂树的香气挽留住了作者,展现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执着。最后,作者提到了藜杖和居士,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态度。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展示了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关注。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引导读者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散发拼音读音参考

sàn fà
散发

bǎi nián rú jì yì hé wéi, sàn fà qīng kuáng wèi zú fēi.
百年如寄亦何为,散发清狂未足非。
nán jiàn tí shī fēng mǎn miàn, dōng qiáo xíng yào lù zhān yī.
南涧题诗风满面,东桥行药露霑衣。
sōng huā zhào xià shān wú shǔ, guì shù liú rén wú qǐ guī.
松花照夏山无暑,桂树留人吾岂归。
lí zhàng bù dàng xuān gài yòng, wěn fú jū shì mò xiāng wéi.
藜杖不当轩盖用,稳扶居士莫相违。


相关内容:

又用韵春雪

秋夜独酌

游紫逻洞

游道林岳麓

秋日客思


相关热词搜索:散发
热文观察...
  • 雨晴徐步
    百年几晴朝,徐步山径湿。忽悟春已深,鸣禽飞相及。雪消众绿净,雾罢群峰立。涧边千嵁岩,今日何......
  • 雨中宿灵峰寺
    雁荡山中逢晚雨,灵峰寺里借绳床。只应护得纶巾角,还费高僧一炷香。...
  • 舟行遣兴
    会稽尚隔三千里,临贺初盘一百滩。殊俗问津言语异,长年为客路歧难。背人山岭重重去,照鷁梅花树......
  • 自黄岩县舟行入台州
    宴坐峰前冲雨急,黄岩县里借舟迟。百年痴黠不相补,万事悲欢岂可期。莽莽沧波兼宿雾,纷纷白鹭落......
  • 跋江都王马
    天上房星空不动,人间画马亦难逢。当年笔下千金鹿,此日窗前八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