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成语 >三魂七魄的意思_典故_出处_三魂七魄成语解释
2025-07-25

三魂七魄

sān hún qī pò

成语解释: 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
成语出处: 《抱朴子·地真》:“欲得通神,宜水火水形分,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人的魂魄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例子: 但凡精血成胎者,有三魂七魄,被桂芳叫一声,魂魄不居一体,散在各方,自然落马。(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七回)

词语分开解释

三魂 : 1.道家谓人有三魂:一曰爽灵,二曰胎元,三曰幽精。见《云笈七签》卷十三。
七魄 : 1.道家谓人有七魄,各有名目。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阴,第四魄名吞贼,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秽,第七魄名臭肺。见《云笈七签》卷五四。

三魂七魄是什么意思

三魂七魄

魂魄,灵魂

在酷刑面前那个叛徒的三魂七魄都吓丢了

国语辞典

道家谓人身有三魂七魄。三魂即胎光、爽灵、幽精;七魄计有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抱朴子.内篇.地真》:「欲得通神,当金水分形,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金瓶梅.第四七回》:「惊骇六叶连肝胆,諕坏三魂七魄心。」也作「七魄三魂」。

三魂七魄的网络解释

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其称人之魂魄由“三魂七魄”组成,科学尚无法证明宗教所言魂魄可离体或轮回,以及魂魄组成是否正确。

三魂:1.道家谓人有三魂:一曰胎光,二曰爽灵,三曰幽精,见《云笈七签》卷五十四。

儒家谓人有魂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即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孔颖达疏:“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所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

七魄:1.道家谓人有七魄,各有名目。第一魄名尸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阴,第四魄名吞贼,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秽,第七魄名臭肺,见《云笈七签》卷五十四。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三魂七魄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

拨万论千

三足鼎立

投袂荷戈

飘泊无定

廪字组词_怎么组词_开头或结尾及中间的组词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衣香髻影
    本成语的解释 衣香:衣上的香气。形容妇女仪态娴雅,服饰艳丽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
  • 怀材抱器
    本成语的解释 犹言德才兼备。材,才能;器,器度。 成语出处: 唐封演《封氏闻见录匦使》:“东曰......
  • 伊于胡底
    本成语的解释 伊:句首助词;于:到;胡:何,哪;底:尽头。到什么地步为止(对不好的现象表示感......
  • 愁红惨绿
    本成语的解释 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成语出处......
  • 随俗沉浮
    本成语的解释 顺随世俗,没有己见。 成语出处: 《晋书 文苑传 王沉》:“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