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19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宋代  黄庭坚  

昔在基皇极,师臣论九畴。
丘陵忽为谷,天地不藏舟。
河洛功无憾,幽燕策未收。
嗣皇朝万国,任姒正兴周。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翻译及注释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挽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在基皇极,师臣论九畴。
丘陵忽为谷,天地不藏舟。
河洛功无憾,幽燕策未收。
嗣皇朝万国,任姒正兴周。

诗意:
这首诗词是黄庭坚为神宗皇帝写的挽词,表达了对皇帝的深切怀念和对国家前景的展望。诗中以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深邃的哲理意境,表达了黄庭坚对神宗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殷切期望。

赏析:
1. 第一首诗的开头两句“昔在基皇极,师臣论九畴”,表达了黄庭坚对神宗皇帝的敬仰之情。基皇是指神宗的庙号,极意味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师臣论九畴指的是神宗皇帝治理国家的智慧和能力,暗示了神宗的卓越统治才能。

2. 接下来的两句“丘陵忽为谷,天地不藏舟”,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抒发了作者对神宗驾崩后天下局势的动荡和不安之感。丘陵转为谷,暗示着政局的变动和社会的动荡,天地不藏舟则表明神宗的统治不再稳固。

3. 第二首诗的两句“河洛功无憾,幽燕策未收”,提到了河洛和幽燕两个地方,分别代表着北方和南方。河洛指的是黄河流域,幽燕指的是辽东地区。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神宗皇帝治理北方和南方的功绩和遗憾,暗示着统一北方和南方的未竟之业。

4. 最后一句“嗣皇朝万国,任姒正兴周”,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嗣皇指的是神宗的嗣子,朝代万国意味着国家的繁荣富强。任姒兴周则是希望嗣子能够像周朝的贤明君主一样,继承神宗的事业,统一天下,实现国家的安定与昌盛。

总体而言,黄庭坚通过《神宗皇帝挽词三首》表达了对神宗皇帝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展望了国家的未来。诗词构思巧妙,意境深远,既表达了个人情感,又融入了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是黄庭坚优秀的挽词之作。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shén zōng huáng dì wǎn cí sān shǒu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xī zài jī huáng jí, shī chén lùn jiǔ chóu.
昔在基皇极,师臣论九畴。
qiū líng hū wèi gǔ, tiān dì bù cáng zhōu.
丘陵忽为谷,天地不藏舟。
hé luò gōng wú hàn, yōu yàn cè wèi shōu.
河洛功无憾,幽燕策未收。
sì huáng cháo wàn guó, rèn sì zhèng xìng zhōu.
嗣皇朝万国,任姒正兴周。


相关内容:

题淡山岩二首

题淡山岩二首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寄清新二禅师颂

寄清新二禅师颂


相关热词搜索:神宗挽词皇帝
热文观察...
  • 文安国挽词二首
    七闽家举子,百粤海还珠。往日推忠厚,穷年领转输。一床遗杖屦,万事委锱铢。岂有苍茫恨,归巢未......
  • 萧巽葛敏修二学子和予食笋诗次韵答之二首
    北馔厌羊酪,南庖丰笋菜。自北初落南,几为儿所卖。习知价廉平,百态事烹宰。盐曦枯腊瘦,蜜渍真......
  • 文安国挽词二首
    平生翰墨学,空走使臣车。瞿令能苍史,归公好古书。秦山刊日月,周鼓颂畋渔。不见龙蛇笔,新乾研......
  •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钓筑收贤辅,天人与圣能。辉光唐六典,度越汉中兴。百世神宗庙,千秋永裕陵。帝乡无马迹,空望白......
  • 和程德裕颂五首
    石田耕种难成稻,荼蓼栽来只苦辛。万物一家真富贵,使君见後却清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