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示宝觉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25

示宝觉二首

宋代  王安石  

重将坏色染衣裙,共卧锺山一坞云。
客舍黄粱今始熟,鸟残红柿昔曾分。

示宝觉二首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示宝觉二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示宝觉二首》

重将坏色染衣裙,
共卧锺山一坞云。
客舍黄粱今始熟,
鸟残红柿昔曾分。

中文译文:
我再次染上了坏色的衣裙,
与你一起躺在锺山的云坞。
客舍里的黄粱稻现在才成熟,
曾经一起分享的红柿果如今已凋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时光流转和人事易变的主题。

诗的开头,“重将坏色染衣裙”,描绘了诗人再次穿上已经破旧的衣裙,暗示岁月的流逝和物事的腐朽。接着,“共卧锺山一坞云”,描述了诗人与某人共同躺在锺山的云坞中,表达了彼此的亲近和依偎。

下半部分,“客舍黄粱今始熟”,黄粱是一种传说中的美味食物,意味着美好的时光即将到来。这里,诗人表示客舍中的黄粱现在才成熟,暗示诗人在等待和盼望着美好的事物。

最后一句,“鸟残红柿昔曾分”,通过描绘鸟儿吃剩下的红柿果,表达了曾经共同分享的美好事物如今已经消逝的情感。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对曾经的友情或爱情的思念和遗憾。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变幻无常和光阴易逝的主题,通过对物象的描绘,勾勒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中的情感和意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让读者对生命的短暂和珍惜产生思考。

示宝觉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shì bǎo jué èr shǒu
示宝觉二首

zhòng jiāng huài sè rǎn yī qún, gòng wò zhōng shān yī wù yún.
重将坏色染衣裙,共卧锺山一坞云。
kè shè huáng liáng jīn shǐ shú, niǎo cán hóng shì xī céng fēn.
客舍黄粱今始熟,鸟残红柿昔曾分。


相关内容:

示宝觉二首

少狂喜文章

上元戏呈贡父

辱井


相关热词搜索:二首宝觉
热文观察...
  • 示公佐
    残生伤性老枕书,年少东来复起予。各据槁梧同不寐,偶然闻雨落阶除。...
  • 书任村马铺
    儿童系马黄河曲,近岸河流如可掬。任村炊米朝食鱼,日暮荥阳驿中宿。投老经过身独在,当时洲渚今......
  • 示杨德逢
    我行其野,春日迟迟。有苑者柳,在水之湄。有鸣仓庚,岂曰不时。求其友声,颉之颃之。嗟我怀人,......
  • 思北山
    日日思北山,而今北山去。寄语白莲庵,迎我青松路。...
  • 送邓监簿南归
    不见骊塘路,茫然四十春。长为异乡客,每忆故时人。水阅公三世,云浮我一身。濠梁送归处,握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