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失婢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5

失婢

唐代  白居易  

咏物  

宅院小墙庳,坊门帖榜迟。
旧恩惭自薄,前事悔难追。
笼鸟无常主,风花不恋枝。
今宵在何处,唯有月明知。

失婢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失婢翻译及注释

《失婢》是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诗意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一段美好时光的怀念和遗憾,同时感慨人生无常。

中文译文:
宅院的墙很低矮,坊门的榜文贴得很晚。
旧日里的好处现在自愧不如,以前的事情后悔也无法追回。
笼中的鸟没有永远的主人,风中的花儿不依恋着树枝。
今夜身在何处,只有月亮清楚。

诗意分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己懊悔的心情。作者通过宅院的小墙、坊门的贴榜延迟等细节,表达了一种颓废的氛围。作者说自己对以往的好处感到愧疚,希望能够追回过去,但却无法逆转。作者还以笼鸟和风花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变迁,无法预料和掌控。最后,作者表达出对现在身处何处的疑惑,但唯有月亮是知道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作者在诗中借助宅院和坊门等景物,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并认识到自己对以前的好处感到愧疚和后悔。通过象征性的意象,如笼鸟和风花,作者强调人生的无常和变迁,无法预测和掌控。最后一句“今宵在何处,唯有月明知”表达了作者对当下生活状态的困惑,但又创造了一种无处不在的安慰和力量。

整首诗情感淡然,语言简练,错落有致。通过描绘现实生活的琐碎细节,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展现出来,使读者在细节中感受到作者的愧疚和迷茫。尽管作者对过去有所遗憾,但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接受和对未来的期待。总的来说,这首诗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体现了白居易平实、质朴的写作风格。

失婢拼音读音参考

shī bì
失婢

zhái yuàn xiǎo qiáng bì, fāng mén tiē bǎng chí.
宅院小墙庳,坊门帖榜迟。
jiù ēn cán zì báo, qián shì huǐ nán zhuī.
旧恩惭自薄,前事悔难追。
lóng niǎo wú cháng zhǔ, fēng huā bù liàn zhī.
笼鸟无常主,风花不恋枝。
jīn xiāo zài hé chǔ, wéi yǒu yuè míng zhī.
今宵在何处,唯有月明知。


相关内容:

自题

游平原赠晦叔

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忆与微之同赏…偶成十八韵寄微之

初到洛下闲游

九日代罗、樊二妓招舒著作(齐梁格)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答梦得闻蝉见寄(一作新蝉酬刘梦得见寄)
    开缄思浩然,独咏晚风前。人貌非前日,蝉声似去年。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听罢无他计,相思又......
  • 答苏六
    但喜暑随三伏去,不知秋送二毛来。更无别计相宽慰,故遣阳关劝一杯。...
  • 嵩阳观夜奏霓裳
    开元遗曲自凄凉,况近秋天调是商。爱者谁人唯白尹,奏时何处在嵩阳。回临山月声弥怨,散入松风韵......
  • 答尉迟少尹问所须
    乍到频劳问所须,所须非玉亦非珠。爱君水阁宜闲咏,每有诗成许去无。...
  • 泛太湖书事,寄微之
    烟渚云帆处处通,飘然舟似入虚空。玉杯浅酌巡初匝,金管徐吹曲未终。黄夹缬林寒有叶,碧琉璃水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