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岑参
2025-07-19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

唐代  岑参  

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
不曾台上种,留向碛中栽。
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
不须愁岁晚,霜露岂能摧。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翻译及注释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中文译文为:“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不曾台上种,留向碛中栽。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不须愁岁晚,霜露岂能摧。”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将一株青翠的柏树移植到院中的景象。柏树作为一种常青树,象征着坚贞不屈,充满生命力。诗中使用了“青青色”来形容柏树,强调了它的清新与生机。

作者提到这棵柏树是从台上移来的,由于不是在原地生长的,它的根已经具备了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同时,作者又用“留向碛中栽”表达了对树木成长的期望和对未来的美好预期。

诗中还将柏树的叶子与门前的柳树进行对比,形容柏叶的坚韧脆嫩,凸显了柏树的特殊之处。同时,用“狂花笑院梅”的形象来形容柏树展示了它的生命力旺盛、自持自强的形象。

最后两句“不须愁岁晚,霜露岂能摧”表达了作者对柏树坚韧生命力的崇敬,也表示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柏树的意志和生命力都是牢不可摧的。

整首诗以柏树为主题,展示了柏树的坚韧生命力和顽强的生长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柏树的喜爱和敬佩之情,并通过柏树与周围景物的对比,凸显了柏树的独特之处。诗歌以简洁的语言,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柏树的赞美,表达了对于生命力和自强不息的追求。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拼音读音参考

shǐ yuàn zhōng xīn zāi bǎi shù zǐ, chéng lǐ shí wǔ qī yún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

ài ěr qīng qīng sè, yí gēn cǐ dì lái.
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
bù céng tái shàng zhǒng, liú xiàng qì zhōng zāi.
不曾台上种,留向碛中栽。
cuì yè qī mén liǔ, kuáng huā xiào yuàn méi.
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
bù xū chóu suì wǎn, shuāng lù qǐ néng cuī.
不须愁岁晚,霜露岂能摧。


相关内容:

同张明府碧溪赠答

乐游园歌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此诗杨慎云是伪作)

锦树行(因篇内有锦树二字摘以为题非正赋锦树也)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剑门
    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一夫怒临关,百万未......
  • 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
    扫雪开幽径,端居望故人。犹残腊月酒,更值早梅春。几日东城陌,何时曲水滨。闻闲且共赏,莫待绣......
  • 答友人赠乌纱帽
    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z5.山人不照镜,稚子道相宜。...
  • 送任郎中出守明州
    罢起郎官草,初封刺史符。城边楼枕海,郭里树侵湖。郡政傍连楚,朝恩独借吴。观涛秋正好,莫不上......
  • 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
    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下映双溪水,如天落镜湖。此中积龙象,独许濬公殊。风韵逸江左,文章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