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铜柱辞
朝代:唐代
作者:李宏皋
字数:7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古诗内容】
招灵铸柱垂英烈,手执干戈征百越。
诞今铸柱庇黔黎,指画风雷开五溪。
五溪之险不足恃,我旅争登若平地。
五溪之众不足平,我师轻蹑如春冰。
溪人畏威思纳质,弃污归明求立誓。
誓山川兮告鬼神,保子孙兮千万春。
手执干戈征百越翻译及注释
《铜柱辞》是唐代李宏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招灵铸柱垂英烈,
手执干戈征百越。
诞今铸柱庇黔黎,
指画风雷开五溪。
五溪之险不足恃,
我旅争登若平地。
五溪之众不足平,
我师轻蹑如春冰。
溪人畏威思纳质,
弃污归明求立誓。
誓山川兮告鬼神,
保子孙兮千万春。
这首诗词表达了铸造铜柱的背景和含义,以及对国家和子孙后代的祈愿。
诗词的意境主要围绕着"铜柱"展开,铜柱被塑造成一个象征英烈和国家安定的象征物。诗词开头描述了铜柱的铸造过程,通过招灵来祈求神灵的保佑。接下来,诗人描述自己手持干戈,率领军队征服百越,将这个英勇事迹铭刻在铜柱上,以庇护黔黎(指南方的百越地区)。
诗中提到的"五溪"是指地势险峻的地方,暗喻国家面临的艰难困境。然而,作者自信地表示,自己的军队能够像行走在平地上一样轻松地攀登险峻之地,战胜困难。作者将自己的军队比喻为春天的冰,轻盈而坚固。
在五溪的居民面前,作者展现了自己的威严和力量,希望他们能够顺从并归附。他们被要求抛弃污浊、归向光明,并发下立誓。作者呼唤山川和鬼神作为见证,并祈求他们保佑子孙后代,在未来的千万个春天里享有安宁和繁荣。
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和子孙繁荣的期望和祈愿。通过铜柱这一象征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豪情壮志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国家和子孙后代的深深关怀和祝福。
手执干戈征百越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