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书边事四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张可大
2025-07-25

书边事四首

明代  张可大  

无端小草出登坛,壮士徒歌易水寒。
枉把全师轻一掷,遂将宿将尽三韩。
腐儒误国由房琯,野老吞声恨贺兰。
岂是胡人开杀运,只因中国自摧残。
¤

书边事四首翻译及注释

《书边事四首》是明代张可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书边事四首

无端小草出登坛,
壮士徒歌易水寒。
枉把全师轻一掷,
遂将宿将尽三韩。

腐儒误国由房琯,
野老吞声恨贺兰。
岂是胡人开杀运,
只因中国自摧残。

中文译文:
无端的小草长在登坛,
壮士们只能歌唱易水的寒冷。
枉然将整个军队轻易抛弃,
结果导致老将士尽丧于三韩。

腐朽的儒生误国,罪在房琯,
隐士们咽下声音对贺兰心怀恨意。
难道是胡人开启了杀戮的命运,
实际上只因为中国自己的自相残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时期的一些社会现象和政治问题,反映出作者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切和忧虑。

首先,诗中提到的“无端小草出登坛”形象地表达了那些不该出现在高位上的人物,暗指当时朝政上的附庸和官僚主义。这些人不具备实际才干和能力,却获得了高位和权力。

其次,诗中描写了壮士们在易水寒冷环境下仍然歌唱的形象,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坚定。然而,他们的努力却被当权者轻易抛弃,导致宿将们尽丧于三韩(指东三省,即辽东、吉林、黑龙江)的战事中,这种无谓的牺牲令人痛心。

诗中提到的“腐儒误国由房琯”和“野老吞声恨贺兰”揭示了当时朝廷内部的腐败和权力斗争。房琯是明代中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他的腐败和无能导致国家的衰败。贺兰则指代当时的朝廷权臣,野老们因为恐惧权势而选择默不作声,这种对权力的忍让和沉默也是作者所不满的。

最后,诗中提到“胡人开杀运,只因中国自摧残”,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内部分裂和自相残杀的忧虑。胡人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外来侵略者,但作者认为真正导致中国陷入困境的是国内的内讧和自我摧残。这是对当时中国政局的深刻批评,暗示了国家面临的危机和困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明代时期社会和政治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衰败和内部分裂的担忧。同时,诗中壮士们的形象也彰显了作者对忠诚和正义的赞美。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批评意味,成为了明代社会状况的一种写照,并对后世留下我要为您提供一篇 500 字左右的文章,以诗词《书边事四首》为主题,包括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请稍等片刻,我将为您创作。

书边事四首拼音读音参考

shū biān shì sì shǒu
书边事四首

wú duān xiǎo cǎo chū dēng tán, zhuàng shì tú gē yì shuǐ hán.
无端小草出登坛,壮士徒歌易水寒。
wǎng bǎ quán shī qīng yī zhì, suì jiāng sù jiàng jǐn sān hán.
枉把全师轻一掷,遂将宿将尽三韩。
fǔ rú wù guó yóu fáng guǎn, yě lǎo tūn shēng hèn hè lán.
腐儒误国由房琯,野老吞声恨贺兰。
qǐ shì hú rén kāi shā yùn, zhǐ yīn zhōng guó zì cuī cán.
岂是胡人开杀运,只因中国自摧残。
¤


相关内容:

偶成

兰陵秋夕

初寒曲

离夕有赠

宿雁图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再过刘会卿丧所卜胡姬为尸仍设双俑为侍命伶
    昨日经过旧堂宿,今日经过旧堂哭。交情今日尽凋残,草堂自此成幽独。追忆平生颜,宛然在心目。炙......
  • 边词五首
    九月未授衣,十月边霜凛。士卒夜苦寒,独抱雕戈寝。欲诉霍嫖姚,无奈生贵甚。穿域正蹋鞠,阳春生......
  • 海城春望
    一带浮光界远田,数村花柳簇春烟。谁家酒幔招人醉,摇荡东风出树颠。...
  • 牡丹百咏(录三十二首)
    南威不敢斗丰神,除是杨家有太真。不语每怜犹想匹,无情谁信解留人。蕊心蝶粉粘金缕,叶尾蛛丝罥......
  • 纪怀二首
    鸟声啼散一帘花,遥忆春风怨岁华。何事半生能薄幸,绿杨深处即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