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书灯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庚
2025-07-22

书灯

宋代  黄庚  

书幌低垂风不来,兰膏花暖夜深开。
剔残犹有余光在,一点丹心未肯灰。

书灯作者简介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书灯翻译及注释

《书灯》是宋代黄庚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书架上的灯罩垂下来,风却没有吹来,
兰膏散发出花香,温暖的夜晚开放。
灯火虽然已经剔净,但依然有余光,
一颗坚定的心依然不肯熄灭。

诗意:
这首诗以书灯为题材,通过描绘灯光的微弱和余光的存在,表达了作者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尽管书灯已经剔净,即将熄灭,但仍然散发着微弱的光芒,象征着作者内心深处的一点红烛之火,始终没有熄灭。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使得作者始终保持着对事业、理想或爱情的热忱,不肯轻易放弃。

赏析:
《书灯》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描绘书灯的景象,黄庚以微光的余辉寄托了自己的内心追求和信念。诗中的书灯象征着知识、智慧和精神追求,而灯光的微弱则体现了作者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着希望和执着。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对理想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境界。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传递了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作者通过对书灯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与书灯的形象相融合,表达了对于追求的执着和对希望的坚守。这种意象丰富的表达方式使得诗词具有了深远的内涵,激发了读者对于自己信念和追求的思考。

书灯拼音读音参考

shū dēng
书灯

shū huǎng dī chuí fēng bù lái, lán gāo huā nuǎn yè shēn kāi.
书幌低垂风不来,兰膏花暖夜深开。
tī cán yóu yǒu yú guāng zài, yì diǎn dān xīn wèi kěn huī.
剔残犹有余光在,一点丹心未肯灰。


相关内容:

石窗为明上人赋

上李承旨学士

上廉访分司官

上李承旨学士

上李承旨学士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送任子敏司丞赴北
    鞭影托云入帝京,少年正好作功名。不辞驿骑三千里,欲奋鹏搏九万程。白玉楼中挥翰墨,黄金台上被......
  • 唐竹卿道士相过
    一径秋老碧苔,柴扉掩书少曾开。诗书门户无人到,只有通玄道士来。...
  • 渔舍观海寄修竹
    寒云漠漠护墙阴,潇洒梅枝出竹林。影落荒矶和雪钓,香浮老瓦带春斟。几恁水驿传芳信,祗许沙鸥识......
  • 游虎丘山寺
    沧生偷得片时间,古寺寻僧借景看。楼阁倚云山气湿,辘轳卷水涧声寒。地埋吴剑痕犹在,碑刻唐诗字......
  • 寓舍古木无叶
    桃李门墙万柳青,诗人茅屋独凄清。檐前古木无春叶,可怪乐风亦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