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书愤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陆游
2025-07-28

书愤

宋代  陆游  

爱国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书愤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书愤翻译及注释

诗词:《书愤》

山河自古有乖分,
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命,
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
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
尚凭精意祝炉熏。

中文译文:
山河自古以来就有分离,
京洛的腥臭味实在是闻所未闻。
剧盗曾经奉命从祖父那里出发,
遗民们仍然期望着岳家军的归来。

上天后悔着祸乱,最终平定了外族侵略者,
公理何人肯散去那肆虐之群?
我自知年老头发斑白,为国家作出的贡献不够,
仍然依靠我精湛的技艺,祝愿国家繁荣昌盛。

诗意和赏析:
《书愤》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一首诗词,表达了他对时局的不满和愤慨之情。诗中通过对山河分离、京洛腥臭以及剧盗、岳家军等事物的描绘,展现了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现象。诗人深感上天对祸乱的懊悔,但公道却难以实现,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和对公义的渴望。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无法为国家作出更多贡献的自责,但他仍然寄托希望于自己的精湛技艺,祝愿国家繁荣昌盛。

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和对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陆游对当时社会局势的忧虑和对国家兴衰的关切。同时,诗中的对比和讽刺手法,以及对自身责任的反思,使得该诗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深度。它不仅是陆游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是对社会不公和政治腐败的批判,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书愤拼音读音参考

shū fèn
书愤

shān hé zì gǔ yǒu guāi fēn, jīng luò xīng shān shí wèi wén.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jù dào céng cóng zōng fù mìng, yí mín yóu wàng yuè jiā jūn.
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shàng tiān huǐ huò zhōng píng lǔ, gōng dào hé rén kěn sàn qún? bái shǒu zì zhī shū bào guó, shàng píng jīng yì zhù lú xūn.
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相关内容:

再用韵

再用韵

有以事来请者俲康节体作诗以答之

题金相寺净照轩诗

题鹅湖壁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书愤
    清汴逶迤贯旧京,宫墙春草几番生。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天地固将容小丑,犬羊自惯渎......
  • 书愤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
  • 书愤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
  • 渔家傲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
  • 渔家傲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