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水车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与义
2025-07-24

水车

宋代  陈与义  

江边终日水车鸣,我自平生爱此声。
风月一时都属客,杖藜聊复寄诗情。

水车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水车翻译及注释

《水车》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与义。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边终日水车鸣,
我自平生爱此声。
风月一时都属客,
杖藜聊复寄诗情。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江边听到水车声的情景,并表达了他对这声音的深深喜爱。作者感叹风景和月色都只是瞬间的客观现象,而他的杖藜(诗杖)却能延续并寄托他的诗情。

赏析:
这首诗以江边水车的声音为主题,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水车的鸣声在江边持续响起,给人以安宁与宁静的感觉,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自在和舒适。他表达了对这种声音的钟爱,说明自己一生都喜欢这种声音。

接着,作者提到风景和月色,将其与水车声进行对比。风景和月色都是瞬时的,随时间的流逝而消逝,而水车声却能持续不断地响起,给人以持久的感受。通过这种对比,作者表达了对于那些短暂的风景和月色的客观现象的淡漠态度,更加强调了他对水车声的喜爱和依恋。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寄托。他手持杖藜,暂时摆脱了尘世的烦扰,专注于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创作诗歌。杖藜象征着他的诗情,通过寄托情感于诗作中,他能够在这个世界中找到一份心灵的归属。

这首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简洁而精准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水车声的倾慕之情,以及对于瞬间风景的淡然态度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追求,以及对于诗意和艺术的执着追寻。

水车拼音读音参考

shuǐ chē
水车

jiāng biān zhōng rì shuǐ chē míng, wǒ zì píng shēng ài cǐ shēng.
江边终日水车鸣,我自平生爱此声。
fēng yuè yī shí dōu shǔ kè, zhàng lí liáo fù jì shī qíng.
风月一时都属客,杖藜聊复寄诗情。


相关内容:

九日宜春苑午憩幕中听大光诵朱迪功诗

墨戏二首·蕙

寄题商洛宰令狐励迎翠楼

道中

村景


相关热词搜索:水车
热文观察...
  • 题伯时画温溪心等贡五马
    漠漠河西尘几重,年年画马亦难逢。题诗记着今朝事,同看联翩五匹龙。...
  • 望燕公楼下李花
    燕公楼下繁华树,一日遥看一百回。羽盖梦余当昼立,缟衣风争过墙来。洛阳路不容春到,南国花应为......
  • 戏大光送酒
    折得岭头如玉梅,对花那得欠清杯。不烦白水真人力,便有青州从事来。...
  • 萤火
    翩翩飞蛾掩月烛,见烹膏油罪莫赎。嘉尔萤火不自欺,草间相照光煜煜。却马已录仙人方,映书曾登君......
  • 咏水仙花五韵
    仙人缃色裘,缟衣以裼之。青帨纷委地,独立东风时。吹香洞庭暖,弄影清昼迟。寂寂篱落阴,亭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