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睡起晏坐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5

睡起晏坐

唐代  白居易  

后亭昼眠足,起坐春景暮。
新觉眼犹昏,无思心正住。
澹寂归一性,虚闲遗万虑。
了然此时心,无物可譬喻。
本是无有乡,亦名不用处。
行禅与坐忘,同归无异路。

睡起晏坐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睡起晏坐翻译及注释

《睡起晏坐》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后亭昼眠足,
起坐春景暮。
新觉眼犹昏,
无思心正住。
澹寂归一性,
虚闲遗万虑。
了然此时心,
无物可譬喻。
本是无有乡,
亦名不用处。
行禅与坐忘,
同归无异路。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在春日午后醒来的情景和内心的体验。诗人在后亭睡醒后,坐起来欣赏春天的景色。他的眼睛仍然有些昏昏沉沉,心思却平静安宁,没有杂念。他的心境宁静而深邃,摒弃了万种烦恼和牵挂。此刻,他的心灵非常明澈,无法用任何物象来形容。诗人认为自己本来就没有所谓的故乡,也没有什么特定的归属感。修行禅定和坐忘的境界是相通而无异的。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日午后的一幕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诗人在诗中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宁静中醒来的感受。他的眼睛仍然有些迷糊,但内心却清静无碍,没有被杂念所困扰。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心境,表达了追求平静、超越尘世的修行态度。

诗中的“澹寂归一性”表明了诗人追求心灵的宁静和统一,将自己的思绪和烦恼抛诸脑后。他感觉自己的心境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状态,无法用任何物象来形容。最后的两句“本是无有乡,亦名不用处。行禅与坐忘,同归无异路”,表达了修行禅定和坐忘的境界是相通的,都是超越尘世的道路。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超脱境界的追求。通过描绘春景和自我反观,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纷扰的境界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这首诗词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启示人们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超越世俗的境地。

睡起晏坐拼音读音参考

shuì qǐ yàn zuò
睡起晏坐

hòu tíng zhòu mián zú, qǐ zuò chūn jǐng mù.
后亭昼眠足,起坐春景暮。
xīn jué yǎn yóu hūn, wú sī xīn zhèng zhù.
新觉眼犹昏,无思心正住。
dàn jì guī yī xìng, xū xián yí wàn lǜ.
澹寂归一性,虚闲遗万虑。
liǎo rán cǐ shí xīn, wú wù kě pì yù.
了然此时心,无物可譬喻。
běn shì wú yǒu xiāng, yì míng bù yòng chǔ.
本是无有乡,亦名不用处。
xíng chán yǔ zuò wàng, tóng guī wú yì lù.
行禅与坐忘,同归无异路。


相关内容:

南亭对酒送春

初除户曹,喜而言志

春别

闲居

闻哭者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赠别崔五
    朝送南去客,暮迎北来宾。孰云当大路,少遇心所亲。劳者念息肩,热者思濯身。何如愁独日,忽见平......
  • 高仆射
    富贵人所爱,圣人去其泰。所以致仕年,著在礼经内。玄元亦有训,知止则不殆。二疏独能行,遗迹东......
  • 秋江送客
    秋鸿次第过,哀猿朝夕闻。是日孤舟客,此地亦离群。濛濛润衣雨,漠漠冒帆云。不醉浔阳酒,烟波愁......
  • 赠双文
    艳极翻含怨,怜多转自娇。有时还暂笑,闲坐爱无憀.晓月行看堕,春酥见欲消。何因肯垂手,不敢望回......
  • 酬哥舒大见赠
    去岁欢游何处去,曲江西岸杏园东。花下忘归因美景,尊前劝酒是春风。各从微宦风尘里,共度流年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