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名句 >谁人与整钗头燕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_宋代诗人晁端礼
2025-07-22

谁人与整钗头燕的意思和全诗出处及赏析翻译

出自:踏莎行  
朝代:宋代  
作者:晁端礼  
字数:7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分类:踏莎行  

【古诗内容】
柳暗重门,花深小院。
盆池昨夜新荷卷。
银床斜倚小屏风,吴波澄淡春山远。
纨扇风轻,薰炉烟断。
日高睡起眉山浅。
尘侵鸾镜懒匀妆,谁人与整钗头燕

谁人与整钗头燕翻译及注释

《踏莎行》是一首宋代晁端礼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柳暗重门,花深小院。
盆池昨夜新荷卷。
银床斜倚小屏风,
吴波澄淡春山远。
纨扇风轻,薰炉烟断。
日高睡起眉山浅。
尘侵鸾镜懒匀妆,
谁人与整钗头燕。

诗意:
《踏莎行》描绘了一个安静、幽雅的景象。诗人描述了一个柳树掩映、门户深沉、院子里花朵盛开的景象。昨夜的新荷在盆池中卷曲生长,银床斜倚在小屏风上。远处的吴波清澈,春山苍茫遥远。纨扇轻轻拂过,薰炉的烟雾已经消散。太阳升得高了,诗人从眉山上起床,山的轮廓浅显可见。尘土已经侵蚀了鸾镜,懒散地整理妆容,不知有谁能与我一起整理钗头,像燕子一样精致。

赏析:
《踏莎行》以细腻、雅致的语言表达了一幅静谧的景象,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闲适、恬静生活的情趣。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如柳暗重门、花深小院、新荷卷曲等,都呈现出一种深居简出、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优美的环境中,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中的纨扇、薰炉等细节,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追求。纨扇轻轻拂过,薰炉的烟雾袅袅升起,这些细节描写增添了诗意的层次和细腻感。整个诗篇以自然景物的描绘为主线,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传达出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的最后两句"尘侵鸾镜懒匀妆,谁人与整钗头燕"表达了一种寂寞和无奈之情,诗人渴望有人与他一同分享生活的美好,共同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生活的愉悦。

总体而言,《踏莎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细微之处的观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寂寞和无奈之情。这首诗词以其精致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恬静的生活态度,给人以美好的意境和思考。

谁人与整钗头燕拼音读音参考

tà suō xíng
踏莎行

liǔ àn zhòng mén, huā shēn xiǎo yuàn.
柳暗重门,花深小院。
pén chí zuó yè xīn hé juǎn.
盆池昨夜新荷卷。
yín chuáng xié yǐ xiǎo píng fēng, wú bō chéng dàn chūn shān yuǎn.
银床斜倚小屏风,吴波澄淡春山远。
wán shān fēng qīng, xūn lú yān duàn.
纨扇风轻,薰炉烟断。
rì gāo shuì qǐ méi shān qiǎn.
日高睡起眉山浅。
chén qīn luán jìng lǎn yún zhuāng, shuí rén yǔ zhěng chāi tóu yàn.
尘侵鸾镜懒匀妆,谁人与整钗头燕。


相关内容:

尘侵鸾镜懒匀妆

日高睡起眉山浅

纨扇风轻

薰炉烟断

银床斜倚小屏风


相关热词搜索:谁人与整钗头燕
热文观察...
  • 衰柳残荷
    衰柳残荷,长山远水。扁舟荡漾烟波里。离杯莫厌百分斟,船头转便三千里。红日初斜,西风渐起。琵......
  • 长山远水
    衰柳残荷,长山远水。扁舟荡漾烟波里。离杯莫厌百分斟,船头转便三千里。红日初斜,西风渐起。琵......
  • 扁舟荡漾烟波里
    衰柳残荷,长山远水。扁舟荡漾烟波里。离杯莫厌百分斟,船头转便三千里。红日初斜,西风渐起。琵......
  • 离杯莫厌百分斟
    衰柳残荷,长山远水。扁舟荡漾烟波里。离杯莫厌百分斟,船头转便三千里。红日初斜,西风渐起。琵......
  • 船头转便三千里
    衰柳残荷,长山远水。扁舟荡漾烟波里。离杯莫厌百分斟,船头转便三千里。红日初斜,西风渐起。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