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书匡山老僧庵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7-26

书匡山老僧庵

唐代  贯休  

筼筜红实好鸟语,银髯瘦僧貌如祖。
香烟濛濛衣上聚,冥心缥缈入铁圄。
白麏作梦枕藤屦,东峰山媪贡瓜乳。

书匡山老僧庵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书匡山老僧庵翻译及注释

书匡山老僧庵

筼筜红实好鸟语,
银髯瘦僧貌如祖。
香烟濛濛衣上聚,
冥心缥缈入铁圄。
白麏作梦枕藤屦,
东峰山媪贡瓜乳。

中文译文:
匡山上的老僧庵,
红色的葡萄结实,美丽的鸟鸣声。
长着银色胡须的瘦僧,容貌如祖先。
香烟飘渺,聚集在衣上,
冥思苦想,心灵的禅修进入铁笼。
白麏作梦,梦见枕藤制成的履鞋,
东峰山上的老媪子献上瓜和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寂静的山间佛国图景。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清幽山中僧庵的向往和想象。

诗中的“筼筜红实好鸟语”描绘了山中葡萄的丰收和优美的鸟鸣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美好。而“银髯瘦僧貌如祖”则描述了山中的一位老僧,他长着银色的胡须,容貌端庄,看上去像是祖先的模样。这两句诗中的描绘,让读者仿佛可以听到山间的鸟鸣声,看到那位神秘而庄重的老僧。

接着,诗人写道“香烟濛濛衣上聚,冥心缥缈入铁圄”,表达了僧人在冥思苦想中,心灵进入禅修的境界。香烟缭绕,仿佛一层迷雾,让他们沉浸在禅修的状态中。

最后两句“白麏作梦枕藤屦,东峰山媪贡瓜乳”则展现了山中生活的质朴和富足,诗中的白麋是一种珍稀的动物,它似乎在梦中枕着藤鞋,显示了僧人们的清贫和淳朴。而东峰山上的老媪子则献上了瓜和乳,展现了山中居民对僧人们的敬意和善意。

整首诗以简洁的诗句描绘了宁静清幽的佛国景象,显示了诗人追求纯净和内心平静的心境。读者通过这首诗,仿佛可以感受到山中的宁静和禅修的氛围,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内心平静和追求高尚境界的思考与赞美。

书匡山老僧庵拼音读音参考

shū kuāng shān lǎo sēng ān
书匡山老僧庵

yún dāng hóng shí hǎo niǎo yǔ, yín rán shòu sēng mào rú zǔ.
筼筜红实好鸟语,银髯瘦僧貌如祖。
xiāng yān méng méng yī shàng jù,
香烟濛濛衣上聚,
míng xīn piāo miǎo rù tiě yǔ.
冥心缥缈入铁圄。
bái jūn zuò mèng zhěn téng jù, dōng fēng shān ǎo gòng guā rǔ.
白麏作梦枕藤屦,东峰山媪贡瓜乳。


相关内容:

赋得谢墅送王长史(其墅即昼七代祖吴兴守旧居)

雪夜送海上人常州觐叔父,上人殷仲文后

禅思

长安少年行

从军行五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湖南草堂读书招李少府
    削去僧家事,南池便隐居。为怜松子寿,还卜道家书。药院常无客,茶樽独对余。有时招逸史,来饭野......
  • 送陈秀才赴举
    诸侯惧削地,选士皆不羁。休隐脱荷芰,将鸣矜羽仪。甲科争玉片,诗句拟花枝。君实三楚秀,承家有......
  • 冬日山行过薛征君
    我行倦修坂,四顾无平陆。雨霁鸣鹰鹯,天寒聚麋鹿。幽人访名士,家在南冈曲。菜实萦小园,稻花绕......
  • 望远村
    林杪不可分,水步遥难辨。一片山翠边,依稀见村远。...
  • 乐仙观
    乐氏骑龙上碧天,东吴遗宅尚依然。悟来大道无多事,真后丹元不值钱。老树夜风虫咬叶,古垣春雨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