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作文 >书信的变迁
2025-07-18

书信的变迁

分类:写作素材高中话题作文

书信的变迁

信,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友如同面聚,因此,自古以来信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唐代大诗人杜甫因安史之乱而身陷长安,在《春望》诗中,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表明了书信的重要。

书信,常常赋予生活以美的情趣。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古人的书信,常用白绢来写,长约一尺左右,称为“尺素”,所以书信又称“尺素书”。

古人写信,真如诗中所云把“尺素书”放入鱼肚之中吗?不是,他们常常把写成书信的白绢结成两条成双成对的鲤鱼,以代替信封,既可避免信的内容显露,也表示吉祥之意,更便于传递。另一首古乐府诗可以证实:“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中事,看取腹中书”。由此观之,“鲤鱼”实为书信的代称。唐朝刘禹锡诗书:“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就是这个意思。

苏武牧羊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曾把书信缚在雁足之上带回祖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鸿雁传书”。所以,信又有了“鸿雁”的称呼。元朝诗人有“波流云散碧天空,鱼雁沉沉信不通”的诗句,于是又以“鱼雁”合称为书信。

在纸发明之前,古人除了用绢、布写信外,还把信写在竹、木片上。因为竹片称为“简”,木片称为“札”或“牍”,所以书信又称“书简”、“书札”、“书牍”、“简札”、“简牍”。“简札”的长度和素绢一样,都取一尺,因而书信亦称:“尺牍”、“尺牒”、“尺书”。例如,白居易:“白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岑参诗:“相思难见面,时展尺书看。”

纸发明以后,人们制作了一种小巧精美专门用来题诗和写信的纸张————“笺”,并以此作为信的代称。晏殊《蝶恋花》词:“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中的“彩笺”、“尺素”,均指书信而言。

此外,寄信要封起来,称为“缄”,封套叫“函”,信又是装在套子中然后封起来的,所以信与函又可通称为信函。


相关内容:

心灵有耳

活泼的我

Why Do People Go on a Diet?

我国第一位女皇是谁

Economic Crimes-经济犯罪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高中话题作文书信的变迁书信的变迁
热文观察...
  • 我的好朋友
    我的好朋友是一位做事急躁,动作粗鲁的人,他虽然有时会抢我的食物、会打我,但我们还是好朋友。......
  • 介绍好朋友
    麦色的皮肤透出健康的气息,少少的刘海在额前分开,衣着每次都打扮得整整洁洁……你们猜,她是谁......
  • TheImportanceofEducation
    Please write a composition entitled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in no...
  • 林语堂一生挣多少钱
    新近见到报载:鲁迅从1912年开始工作,到1936年,一生工作24年,总收入折算相当于现在人民币392万......
  • 负荆请罪成语典故
    “负荆请罪”这则成语的荆是落叶丛生灌木,高四五尺,茎坚硬,可作杖。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