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成语 >束装盗金的意思_典故_出处_束装盗金成语解释
2025-07-22

束装盗金

shù zhuāng dào jīn

成语解释: 《汉书 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后因以“束装盗金”谓无端见疑。
成语出处: 《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例子: 南朝·宋·颜延之《庭诰》:“动容窃斧,束装盗金,又何足论也。”

词语分开解释

束装 : 1.收拾行装。
盗金 : 1.《淮南子.泛论训》:"齐人有盗金者,当市繁之时至掇而走,勒问其故曰:'而盗金于市中何也?'对曰:'吾不见人,徒见金耳。'"后用为自欺欺人的典实。 2.《汉书.直不疑传》:"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后用为无端见疑的典实。

束装盗金是什么意思

1.《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后因以"束装盗金"谓无端见疑。 国语辞典

汉代直不疑官居郎位时,有同僚返乡,误持其同舍郎之金离开,后同舍郎发觉,怀疑是直不疑所盗,直不疑并不辩解,另买金赔偿,直到返乡者回来,归还误拿之金,方真相大白。典出《汉书.卷四六.直不疑传》。后以比喻无故受人怀疑。南朝宋.颜延之〈庭诰〉:「况动容窃斧,束装盗金,又何足论也。」

以上参考资料就是本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束装盗金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

附骥攀鸿

点睛之笔

艴然不悦

浮名薄利

半面不忘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底字组词_怎么组词_开头或结尾及中间的组词
    到底年底彻底海底底下心底底部苏格拉底水底月底底层说到底底面平底谷底江底底座地底底盘没底底线......
  • 十里洋场
    本成语的解释 ①旧时上海的租界区域因外国人较多,洋货充斥,或称十里洋场;后因以借指旧上海市区......
  • 救急扶伤
    本成语的解释 救济危急,扶助伤病 成语出处: 鲁迅《南腔北调集 经验》:“救急扶伤,一不小心,......
  • 蚌病成珠
    本成语的解释 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明月之珠......
  • 想方设法
    本成语的解释 尽量想办法。 成语出处: 叶圣陶《得失》:“教的一篇若是白话,看来看去差不多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