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寺居寄简长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释怀古
2025-07-18

寺居寄简长

宋代  释怀古  

雪苑东山寺,山深少往还。
红尘无梦想,白日自安间。
杖履苔花上,香灯树影间。
何须更飞锡,归隐沃洲山。

寺居寄简长翻译及注释

寺居寄简长

雪苑东山寺,
山深少往还。
红尘无梦想,
白日自安间。

杖履苔花上,
香灯树影间。
何须更飞锡,
归隐沃洲山。

译文:
我住在雪苑东山的寺庙,
山深处很少有人来往。
对于尘世的事物,我没有任何梦想,
只是在平凡的白天自在安心。

我用拐杖踏在覆满苔藓的花径上,
在树影和香灯的光照间漫步。
何必再拿起僧人的行李,
我要归隐于沃洲山。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怀古创作的诗词,通过描写自己寺庙生活的宁静和平和,表达了他对纷扰尘世的厌倦和对归隐山林的向往。

诗中用雪苑东山寺作为寓意的景观,表达了寺庙的幽静和与世隔绝的状态,山深处极少有人来往,暗示了僧人在寺庙中隐居的宁静环境。

作者借红尘无梦想这一表述,表达了对尘世俗事的疲惫和对功名利禄的不感兴趣。白日自安间则是以日常生活的平淡为乐,不再追求外界的戏剧和浮华。

诗中的杖履苔花上、香灯树影间,描绘了僧人在寺庙中的安详从容。杖履踏在覆满苔藓的花径上,充满了生活的自然和与大自然的亲近感。香灯树影间则展示了禅宗的静心修行。

最后两句“何须更飞锡,归隐沃洲山”表达了作者对归隐山林的渴望。飞锡指放弃僧人的行李,归隐沃洲山,意味着将舍弃尘世的纷扰,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明的语言表达了僧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通过描绘寺庙的宁静和与世隔绝的状态,以及自然与禅宗修行的结合,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美学观念。

作者运用寥寥数语,展现了禅宗的生活方式和修行意义,将寺庙中宁静的环境与心灵的宁静相联系,强调了对于物质的超脱和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词给人一种清新淡泊的感觉,通过描绘禅宗生活和归隐山林的向往,表达了现实世界的繁杂与喧嚣无法满足内心需要的思考。

这首诗在表达对尘世的态度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意义上,具有深远的哲理性和启示性,具有一定的修身养性作用。

寺居寄简长拼音读音参考

sì jū jì jiǎn zhǎng
寺居寄简长

xuě yuàn dōng shān sì, shān shēn shǎo wǎng huán.
雪苑东山寺,山深少往还。
hóng chén wú mèng xiǎng, bái rì zì ān jiān.
红尘无梦想,白日自安间。
zhàng lǚ tái huā shàng, xiāng dēng shù yǐng jiān.
杖履苔花上,香灯树影间。
hé xū gèng fēi xī, guī yǐn wò zhōu shān.
何须更飞锡,归隐沃洲山。


相关内容:

送田锡下第归宁

灞陵秋居酬友人见寄

赠万年胡主簿

烂柯山二首

烂柯山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居寄简长
热文观察...
  • 原居早秋
    秋生深径里,老病眼慵开。户外行人绝,林间朔吹回,乱蛩鸣古堑,残日照荒台。唯有他山约,相亲入......
  • 草
    漠漠更离离,间吟笑复悲。六朝争战处,千载寂寥时。阵阔围空垒,丛疏露断碑。不堪残照外,牧笛隔......
  • 庐山白莲社
    晋室陵迟帝纪侵,群英晦迹匡山阴。楼烦大士麾斋尾,十七高贤争扣几。...
  • 闻蛩
    幽虫侵暮急,断续苦相亲。夜魄沈荒垒,寒声出壤邻。霜清空思切,秋永几愁新。徒感流年鬓,茎茎暗......
  • 庐山白莲社
    才高孰谓文中龙,返使伊人思谢公。烟飞露滴玉池空,雪莲蘸影摇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