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四用喜雨韵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吴潜
2025-07-25

四用喜雨韵三首

宋代  吴潜  

北岑飞雨过南岑,远嶂晴明近嶂阴。
老桧婆娑方午色,孤桐摇落忽秋音。
庭稀雁鹜飞符檄,海绝鲸鲵伏斧砧。
此是老臣聊报国,仁声敢谓入人深。

四用喜雨韵三首作者简介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四用喜雨韵三首翻译及注释

《四用喜雨韵三首》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雨后山岳景象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仁爱的深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北岑飞雨过南岑,
远嶂晴明近嶂阴。
老桧婆娑方午色,
孤桐摇落忽秋音。
庭稀雁鹜飞符檄,
海绝鲸鲵伏斧砧。
此是老臣聊报国,
仁声敢谓入人深。

这首诗描绘了雨过后的山岳景色。北岑和南岑之间的雨过后,北面的山峦明亮,阳光照耀,而南面的山峰却笼罩在阴影之中。老桧的枝叶在午后的阳光下摇曳,孤立的桐树突然传来了秋天的声音。诗人提到了庭院中稀少的雁和鹜,它们飞过传递着符檄,而海上的鲸鲵则隐匿在斧砧之下。这是一位老臣向国家报告事态的时刻,他坚信仁爱的声音能够深入人心。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展示了作者对国家的关注和忧思。北岑和南岑的对比,以及老桧和孤桐的形象,象征着国家的状况和命运。雁鹜和鲸鲵的形象则暗示了政治局势的紧张和动荡。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和仁爱之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声音和行动,对国家做出贡献。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人事关联起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仁爱的关怀之情。同时,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也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感和欣赏。整首诗词意境清新,意蕴深远,给人以思索和感悟的空间。

四用喜雨韵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sì yòng xǐ yǔ yùn sān shǒu
四用喜雨韵三首

běi cén fēi yǔ guò nán cén, yuǎn zhàng qíng míng jìn zhàng yīn.
北岑飞雨过南岑,远嶂晴明近嶂阴。
lǎo guì pó suō fāng wǔ sè, gū tóng yáo luò hū qiū yīn.
老桧婆娑方午色,孤桐摇落忽秋音。
tíng xī yàn wù fēi fú xí, hǎi jué jīng ní fú fǔ zhēn.
庭稀雁鹜飞符檄,海绝鲸鲵伏斧砧。
cǐ shì lǎo chén liáo bào guó, rén shēng gǎn wèi rù rén shēn.
此是老臣聊报国,仁声敢谓入人深。


相关内容:

昨日连昼夜之雨尤可喜再用前韵

诸路发解劝驾

再用喜雨韵三首

再用喜雨韵三首

再用喜雨韵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喜雨
热文观察...
  • 宋山扫墓书所见
    松楸长夜梦,风露作晨征。山近却无色,叶枯偏有声。架禾知岁熟,种麦得天晴。到底农桑好,营营误......
  • 听琴客周信民弹秋泉二首
    雁湖龙井久知名,总入君家匣里清。客舍试弹三两曲,恍疑飞沫溅尘缨。...
  • 吴萧山知县
    八年两唤浙江船,吴越青山相对妍。长愧主恩难报答,不知人事几推迁。香浮菊桂秋将暮,景迫桑榆岁......
  • 听琴客周信民弹秋泉二首
    故里泉声不可闻,携琴相约鲍参军。山瓢只系经行处,落叶这山好觅君。...
  • 喜雨和赵右司
    车水耕田正闵农,夜来好雨一犁通。相近可是须群望,陟降元来即上穹。击壤何曾知帝力,观风谁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