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别韩虞部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28

送别韩虞部

宋代  王安石  

客舍街南初著巾,与君兄弟即相亲。
当年岂意两家子,今日更为同社人。
京洛风尘嗟阻阁,江湖杯酒惜逡巡。
归帆岭北茫茫水,把手何时寂寞滨。

送别韩虞部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送别韩虞部翻译及注释

《送别韩虞部》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客舍街南初著巾,
与君兄弟即相亲。
当年岂意两家子,
今日更为同社人。
京洛风尘嗟阻阁,
江湖杯酒惜逡巡。
归帆岭北茫茫水,
把手何时寂寞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诗人王安石通过描写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

首句“客舍街南初著巾”,诗人将自己描述为旅客,即将离开客栈,戴上巾帽准备出发。这里暗示了离别的意味。

第二句“与君兄弟即相亲”,诗人与被送行的人是亲密的朋友,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厚,离别时的相聚更加珍贵。

接下来的两句“当年岂意两家子,今日更为同社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回忆起过去,回想起他们两人年少时的相识和相知,然而如今他们已经成为共同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的人们。

下一句“京洛风尘嗟阻阁,江湖杯酒惜逡巡”描绘了现实中的阻隔和离别的痛苦。诗人身在都城的京洛,面对纷繁复杂的世事,感叹着离别的阻隔。江湖意指外面的世界,诗人无法随心所欲地畅游江湖,只能惜别杯中的酒,犹豫不决地徘徊。

最后两句“归帆岭北茫茫水,把手何时寂寞滨”,诗人表达了对归家和重逢的期盼。他凝望着北方辽阔的水域,希望能够早日踏上归途,与友人再度相聚。而“把手何时寂寞滨”则是诗人对友人寂寞无依的心境的描绘。

整首诗词通过离别的场景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归家的期盼之情,寄托了人们对友谊和归属感的向往。同时,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和具象的描写,表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送别韩虞部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bié hán yú bù
送别韩虞部

kè shè jiē nán chū zhe jīn, yǔ jūn xiōng dì jí xiāng qīn.
客舍街南初著巾,与君兄弟即相亲。
dāng nián qǐ yì liǎng jiā zǐ, jīn rì gèng wéi tóng shè rén.
当年岂意两家子,今日更为同社人。
jīng luò fēng chén jiē zǔ gé, jiāng hú bēi jiǔ xī qūn xún.
京洛风尘嗟阻阁,江湖杯酒惜逡巡。
guī fān lǐng běi máng máng shuǐ, bǎ shǒu hé shí jì mò bīn.
归帆岭北茫茫水,把手何时寂寞滨。


相关内容:

送邓监簿南归

思北山

示杨德逢

书任村马铺

示公佐


相关热词搜索:送别虞部
热文观察...
  • 送董传
    悠悠陇头水,日夜向西流。行路未云已,归人空复愁。文章合用世,颜发未惊秋。一听秦声罢,还来上......
  • 送惠思上人
    黄鹤抚四海,翻然落中州。一听笙与镛,低回如有求。飞鸣阿阁上,好与凤皇游。顾怜鲁东门,无事反......
  • 送明州王大卿
    大历才臣有此州,昆云今驾鹿轓游。从来所至邦人喜,真复能分圣主忧。千里封疆何足治,一时名迹故......
  • 杨德逢送米与法云二老作此诗
    卢仝不出憎流俗,我卜郊居避俗憎。仝有邻僧来乞米,我今送米乞邻僧。...
  • 移桃花示俞秀老
    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枝柯蔫绵花烂熳,美锦千两敷亭皋。晴沟涨春绿周遭,俯视红影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