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番禺杜杆主簿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3

送番禺杜杆主簿

宋代  梅尧臣  

行识桄榔树,初窥翡翠巢。
地蒸蛮雨接,山润海云交。
讼少通华语,虫多入膳庖。
不须思朔雪,梅吐腊前梢。

送番禺杜杆主簿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番禺杜杆主簿翻译及注释

《送番禺杜杆主簿》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识桄榔树,初窥翡翠巢。
我行走过桄榔树,初次窥见翡翠鸟的巢穴。

地蒸蛮雨接,山润海云交。
大地蒸腾出蛮族的雨水,山间流水润泽着海上的云彩。

讼少通华语,虫多入膳庖。
讼事少有能通晓华语的人,许多虫类进入了厨房。

不须思朔雪,梅吐腊前梢。
不必思念北方的雪花,梅花在腊月之前就已经吐露嫩芽。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生活现象为背景,展示了作者对于环境的观察和感悟。描绘了桄榔树和翡翠鸟巢的景象,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通过描述地蒸蛮雨、山润海云,表达了自然界的交融和融合,呈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同时,诗中也涉及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如讼事缺乏通晓华语的人和厨房中虫类的出现,展现了社会生活的琐碎和不尽如人意之处。最后,提到梅花在腊月之前就已经吐露嫩芽,表现了梅花的坚韧和顽强生命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示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生活的思考。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将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琐事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现象,有些是常见的,但作者通过自己的感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其更加生动有趣。整首诗词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多样性,也可以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送番禺杜杆主簿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pān yú dù gān zhǔ bù
送番禺杜杆主簿

xíng shí guāng láng shù, chū kuī fěi cuì cháo.
行识桄榔树,初窥翡翠巢。
dì zhēng mán yǔ jiē, shān rùn hǎi yún jiāo.
地蒸蛮雨接,山润海云交。
sòng shǎo tōng huá yǔ, chóng duō rù shàn páo.
讼少通华语,虫多入膳庖。
bù xū sī shuò xuě, méi tǔ là qián shāo.
不须思朔雪,梅吐腊前梢。


相关内容:

送范景仁学士归蜀焚黄

送杜君懿屯田通判宣州

送刁秘校授涟水主簿归四明省亲

送刁经臣归润州兼寄昙师

送棣州唐虞部


相关热词搜索:番禺杜杆主
热文观察...
  •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
    顷余游巩洛,值子入天台。当时群卿士,共羡出氛埃。荏苒逾一纪,却向人间来。问子何为尔,言兴般......
  • 送葛都官南归
    不羡新为赤县尹,惟羡暂向江南归。江南幂膜梅雨时,风帆差差并鸟飞。罾竿夹岸长若桅,水笼畜鱼鲜......
  • 送贡仲章之燕
    天启文明泰运兴,汉庭来召鲁诸生。我婴世网空投老,君向容台早著名。水阔风高鹏翼健,沙乾云暖马......
  • 送勾谌太丞通判颍州
    颍川倒湾流,栏船曲转钩。吏迎如太守,民望亚诸侯。芳圃深通野,寒湖半抱州。前贤多旧迹,佳咏听......
  • 送韩奉礼随侍之许昌
    岸之侧,多菖蒲。岸之下,多乳鱼。乳鱼可以馔,菖蒲可以葅。羡君调膳去且乐,因使无忘寄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