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夔门丁帅赴召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崔与之
2025-07-21

送夔门丁帅赴召

宋代  崔与之  

忆昔扪三峡,班荆拥暮寒。
宦情双鬓底,世事两眉端。
坏证扶须力,危机发更难。
胸中经济学,为国好加餐。

送夔门丁帅赴召作者简介

崔与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二年,除参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著有《崔清献公集》。

送夔门丁帅赴召翻译及注释

《送夔门丁帅赴召》是宋代崔与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忆昔扪三峡,
班荆拥暮寒。
宦情双鬓底,
世事两眉端。
坏证扶须力,
危机发更难。
胸中经济学,
为国好加餐。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崔与之送别夔门丁帅赴朝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朝廷政事的关注。通过对过往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宦途沧桑和世事变幻的感慨,并展示了他对国家和经济发展的关切。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首句"忆昔扪三峡"暗示了过去的岁月,扪三峡是指回顾历史的意象。"班荆拥暮寒"描绘了壮丽的山河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艰难险阻之境。接下来的两句"宦情双鬓底,世事两眉端"表达了作者对官场沉浮和人生变迁的感叹,鬓底和眉端是指年龄的变化。下文"坏证扶须力,危机发更难"则表达了面对挑战和困境时需要更大的努力和智慧。最后两句"胸中经济学,为国好加餐"则展示了作者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态度,强调了为国家作出贡献的决心。

整首诗词通过对个人和国家命运的思考,抒发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国家兴衰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和为国家贡献的愿望。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表达方式,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时代和国家的思考和关怀。

送夔门丁帅赴召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kuí mén dīng shuài fù zhào
送夔门丁帅赴召

yì xī mén sān xiá, bān jīng yōng mù hán.
忆昔扪三峡,班荆拥暮寒。
huàn qíng shuāng bìn dǐ, shì shì liǎng méi duān.
宦情双鬓底,世事两眉端。
huài zhèng fú xū lì, wēi jī fā gèng nán.
坏证扶须力,危机发更难。
xiōng zhōng jīng jì xué, wèi guó hǎo jiā cān.
胸中经济学,为国好加餐。


相关内容:

送洪旸岩赴班

寿李参政壁

嘉定庚辰正月二日杨尚书率同年团拜于西湖之

危大著出守潮阳同舍饯别用社工部北风随爽气

送范漕赴召


相关热词搜索:夔门丁帅赴
热文观察...
  • 送夔门丁帅赴召
    议论方前席,功名早上坡。去帆瓜蔓水,遗爱生枝歌。同志晨星少,孤愁暮雨多。倚风穷望眼,碧色涉......
  • 句
    细看爽气无朝暮,浪说元规尘污人。...
  • 浪淘沙
    岸柳可藏鸦。路转溪斜。 忘机鸥鹭立汀沙。咫尺钟山迷望眼,一半云遮。临水整乌纱。两鬓苍华。 故......
  • 句
    春归百卉今无岁,独立清微殿阁风。...
  • 春日焦山观瘞鹤铭
    昔爱山樵书,今踏山樵路。江边春事动,梅柳皆可赋。荦确石径微,白浪洒衣履。临渊鱼龙惊,扪崖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