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饶州张使君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姚合
2025-07-23

送饶州张使君

唐代  姚合  

鄱阳胜事闻难比,千里连连是稻畦。
山寺去时通水路,郡图开处是诗题。
化行应免农人困,庭静惟多野鹤栖。
饮罢春明门外别,萧条驿路夕阳低。

送饶州张使君作者简介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送饶州张使君翻译及注释

《送饶州张使君》是唐代诗人姚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鄱阳胜事闻难比,
千里连连是稻畦。
山寺去时通水路,
郡图开处是诗题。
化行应免农人困,
庭静惟多野鹤栖。
饮罢春明门外别,
萧条驿路夕阳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送行饶州张使君的情景。诗人赞美了饶州的美景,称其胜景难以比拟,数千里的田地连绵不断如稻畦一样。当送行者离开山寺时,水路通向远方,而郡图上的地方正是诗人题写诗句的地方。诗中提到,官员的巡行应该避免给农民带来困扰,庭院宁静只有野鹤栖息。最后,诗人与张使君告别后,萧条的驿站路上,夕阳低垂。

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饶州的美景作为开篇,展示了饶州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诗中的鄱阳胜事指的是饶州的自然景观和农田景色,诗人以千里连连的稻畦来形容广袤无垠的田野,生动地展现了饶州的繁荣和富饶。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送行者离开山寺,通过水路前往远方。这里体现了交通的便利和山寺的静谧宜人之处,展现了古代交通与宗教文化的交融。

诗中提到的郡图则是指地方的地图,诗人将其与诗题联系起来,强调了地方文化和诗歌的重要性。这也暗示了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对家乡的思念融入到了作品中。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离别之情。诗人在春明门外与张使君告别后,走在萧条的驿站路上,夕阳低垂,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绘,展示了离别时的伤感和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饶州的美景为背景,通过描写景物和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和离别时的伤感之情,展示了唐代诗人对乡土情怀的表达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送饶州张使君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ráo zhōu zhāng shǐ jūn
送饶州张使君

pó yáng shèng shì wén nán bǐ, qiān lǐ lián lián shì dào qí.
鄱阳胜事闻难比,千里连连是稻畦。
shān sì qù shí tōng shuǐ lù,
山寺去时通水路,
jùn tú kāi chù shì shī tí.
郡图开处是诗题。
huà xíng yīng miǎn nóng rén kùn, tíng jìng wéi duō yě hè qī.
化行应免农人困,庭静惟多野鹤栖。
yǐn bà chūn míng mén wài bié, xiāo tiáo yì lù xī yáng dī.
饮罢春明门外别,萧条驿路夕阳低。


相关内容:

冬至酬刘使君

赋得骐骥长鸣

寄陆浑县尉李景先

送景玄上人还山

寄鄠县尉李廓少府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桥山怀古
    轩辕厌代千万秋,渌波浩荡东南流。今来古往无不死,独有天地长悠悠。我乘驿骑到中部,古闻此地为......
  • 送刘詹事赴寿州
    殷勤莫遽起,四坐悉同袍。世上诗难得,林中酒更高。隋堤傍杨柳,楚驿在波涛。别后书频寄,无辞费......
  • 禁中新柳
    万条金钱带春烟,深染青丝不直钱。又免生当离别地,宫鸦啼处禁门前。...
  • 送陟遐上人游天台
    万叠赤城路,终年游客稀。朝来送师去,自觉有家非。石净山光远,云深海色微。此诗成亦鄙,为我写......
  • 金州书事寄山中旧友
    安康虽好郡,刺史是憨翁。买酒终朝饮,吟诗一室空。自知为政拙,众亦觉心公。亲事星河在,忧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