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仁山主兼寄西堂园澄禅师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师道
2025-07-24

送仁山主兼寄西堂园澄禅师

宋代  陈师道  

未仕宁论马少游,虚名非复韩潮州。
祖师若问西来信,为说苍头与白头。

送仁山主兼寄西堂园澄禅师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送仁山主兼寄西堂园澄禅师翻译及注释

《送仁山主兼寄西堂园澄禅师》是宋代陈师道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禅师的送别和寄语,以及思考虚名和人生的深刻意义。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译文:
离别仁山主,兼寄西堂园。
澄禅师,未仕宁论马少游。
虚名非复韩潮州,祖师若问西来信,
为说苍头与白头。

诗意:
这首诗词是陈师道送别仁山主和寄语西堂园的禅师澄禅师的作品。诗人表达了对禅师的离别之情,同时思考虚名和人生的真正意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送别诗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仁山主的告别之情。离别之际,诗人将自己的心意和对禅师的思念寄托于这首诗中。

诗的开头,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惋惜之情,将离别的对象命名为仁山主,显示出对禅师的尊敬和敬意。接着,诗人提到了西堂园,这是禅师的所在地,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离去后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诗人提到澄禅师未能在世俗中有所成就,与马少游相提并论。这里使用了“未仕宁论”一词,表达了禅师并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而是专注于修行禅宗。

随后,诗人提到虚名和韩潮州。虚名指的是世俗的声誉和虚荣,而韩潮州可能是指当时的一位有名的文人。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虚名的淡然态度,认为虚名并不重要。

最后两句是诗人寄语禅师的部分,诗人表示如果禅师问起西方的消息,他将会述说关于苍头和白头的事情。苍头与白头可能是禅宗中的一些概念和故事,具体含义需要结合禅宗的修行理念来理解。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禅师修行道路的关注和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送别禅师和寄语的方式,表达了对禅师的敬意和思念之情,同时思考了虚名和人生的真正意义。诗人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其中,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

送仁山主兼寄西堂园澄禅师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rén shān zhǔ jiān jì xī táng yuán chéng chán shī
送仁山主兼寄西堂园澄禅师

wèi shì níng lùn mǎ shǎo yóu, xū míng fēi fù hán cháo zhōu.
未仕宁论马少游,虚名非复韩潮州。
zǔ shī ruò wèn xī lái xìn, wèi shuō cāng tóu yǔ bái tóu.
祖师若问西来信,为说苍头与白头。


相关内容:

送王君玉赴试

送江楚州

秦少章见过

送江季恭

南轩


相关热词搜索:西堂仁山
热文观察...
  • 送外舅郭大夫夔路提点刑狱
    天险连三峡,官曹据上游。百年双鬓白,万里一身浮。可使人无讼,宁须意外忧。平生晏平仲,能费几......
  • 送张衡山
    昔别青衿子,今为白发翁。此行何日见,多难向来同。官事酣歌里,湖山秀句中。风尘莫回首,留眼送......
  • 送澶州录曹宋参军
    宦游男子事,访别故人情。能吏于今少,春风及此行。英雄余战伐,犴狱寄廉平。未肯轻衰疾,人来阙......
  • 送张蕲县
    接禄才余岁,为邦近故园。案图三万户,镇静五千言。雪尽春泥滑,风生沙水昏。犹须放琴客,坐席稍......
  • 送张秀才
    学又三年积,功收一日长。擅场推老手,附尾续诸郎。度鸟界晴碧,过云回夕黄。熟知诗有验,莫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