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范 >古诗 >送僧之湖外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贯休
2025-07-22

送僧之湖外

唐代  贯休  

去旨趣非常,春风尔莫狂。
惟擎一铁钵,旧亦讲金刚。
午饭孤烟里,宵禅大石旁。
羡师终不及,湘浪渌茫茫。

送僧之湖外作者简介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送僧之湖外翻译及注释

《送僧之湖外》是唐代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内容描写了贯休送别一位出禅修行的僧人的情景。

中文译文:
去旨趣非常,
离去并非真正的目的。
春风尔莫狂。
春风吹拂,不要狂热。

惟擎一铁钵,
只携带了一只壶。
旧亦讲金刚。
过去也曾讲述过金刚经。

午饭孤烟里,
午饭的烟雾中。
宵禅大石旁。
夜晚修禅时,靠着大石头。

羡师终不及,
我仍然羡慕那位禅师,
湘浪渌茫茫。
但禅修的道路却是漫长而模糊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贯休对于禅修的向往和赞美之情。贯休在送别僧人的时候,表达了对他的羡慕,同时也提醒他不要过于追求世俗的热情和享乐。

诗词语言简练,用词朴实,表达了贯休对于禅修生活的理解和敬仰。通过描述箇中细节,如只携带一只铁钵和宵禅靠大石旁,展现了禅修者生活的简朴和超脱尘世的心态。

整首诗词营造出清幽静谧的禅修氛围,将读者带入禅修者的世界,感受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追求内心安宁与自由的追求。

这首诗词整体表现了贯休对于禅修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展现了他对于禅修者的羡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追求内心清净与宁静的人们的敬佩和劝诫。

送僧之湖外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sēng zhī hú wài
送僧之湖外

qù zhǐ qù fēi cháng, chūn fēng ěr mò kuáng.
去旨趣非常,春风尔莫狂。
wéi qíng yī tiě bō, jiù yì jiǎng jīn gāng.
惟擎一铁钵,旧亦讲金刚。
wǔ fàn gū yān lǐ, xiāo chán dà shí páng.
午饭孤烟里,宵禅大石旁。
xiàn shī zhōng bù jí, xiāng làng lù máng máng.
羡师终不及,湘浪渌茫茫。


相关内容:

题师颖和尚院

苦热

归故林别知己

送衲僧之江西

闻赤松舒道士下世(东阳未乱前相别)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赠景和尚院
    貌古眉如雪,看经二十霜。寻常对诗客,只劝疗心疮。炭火邕湖滢,山晴紫竹凉。怡然无一事,流水自......
  • 商山道者
    五千言外得玄音,石屋寒栖隔雪林。多傍松风梳绿发,只烧崖药点黄金。澄潭龙气来萦砌,月冷星精下......
  • 避地毗陵,寒月上孙徽使君兼寄东阳王使君三首
    一到毗陵心更劳,冷吟闲步拥云袍。岂缘思妙尘埃少,自是风清物态高。野色疏黄连楚甸,故山奇碧隔......
  • 经士马中作
    偷儿成大寇,处处起烟尘。黄叶满空宅,青山见俗人。妖星芒刺越,鬼哭势连秦。惆怅还惆怅,茫茫江......
  • 放鹭鸶
    洁白虽堪爱,腥膻不那何。到头从所欲,还汝旧沧波。...